这也是扶苏好奇的地方。
荀况笑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罢了。”
“草民的学说,借鉴了法家、阴阳家,与传统意义上的儒,并不同……”
胡亥承认,荀况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整个叙述过程轻松有趣,而且举出来的例子也浅显易懂。
但不知为何,胡亥对于眼前这人,
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先生,你认为青,取之于蓝的下一句是什么?”
面对胡亥突如其来的提问,荀况思索许久,豪迈道:“青,取之于蓝,必青于蓝!”
暗号……
对上了!
那眼前人的真正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劝学篇》的作者!
初中课文对此篇的要求是——熟读背诵!
作为后来者,荀况认为自己的学说必然比传统的儒,更能适应大秦,
在扶苏听来,充满朝气的霸道宣言,也暗示自己未来会做得更好。
一时间,二人竟然激动的双手紧握。颇有志同道合之感!
如此激情满满的场面,胡亥可见不得,连忙开口问道:“可父皇对于儒家的点评可是不佳,你虽然心有凌云志,可父皇不听,你又能怎么办?”
荀况胸有成竹道:“其一,祭酒大人会帮草民引荐,万一此法不行,那未来儒学的未来,我只能痛下杀手了!”
“什么意思?”扶苏不解道。
“敢问公子,教您的儒学大家可是淳于越?”
“没错,先生认识恩师?”扶苏惊喜道。
“淳于越,欺名盗世之鼠辈,岂配知我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