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老臣真无本可奏,也无事可禀。”
“哦!那朕问问阁老,您早朝前可曾吃早饭?”
“回陛下话,老臣吃了。”
“给朕说说,吃的什么早饭?”
“回陛下,老臣吃了一碗米粉,外加一只饽饽。”
“不知阁老家的饽饽,是用何谷物做成?”
“回禀陛下,老臣家的饽饽,是下人用粗粮蜀黍做成,老臣素来廉洁,生活故而清苦。”
这老小子,这时候了,还在给我贴眼药水使障眼法。我无厘头的问话,也招致朝堂上文武百官一片窃窃私语,有人还掩口偷笑。
上道了,我得再挤一挤朱烈这老小子。
“哎呀!朱阁老啊!您是我蜀汉重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又是我相父辅国大臣诸葛亮的左臂右膀,堪称我蜀汉的栋梁,您吃米粉和蜀黍饽饽,这些食物都不易消化,食物不易消化就对身子骨不好,这您得找点事做做,多活动活动对您的身体有好处,这样吧!朕给你找个活动活动的差事如何?”
朝上众臣子闻言,差点哄堂大笑。
“文渊阁大学士朱烈听旨。”
我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把朝上那些吊儿郎当的官员们吓了一跳。
朱烈总算反应过来了,出列,上前,跪下,一气呵成。看来,这老小子还没忘他的身份。
“我蜀汉连年征战,现又北伐讨魏,前方人困马乏,后方国库空虚,朕考虑到前方后方都疲惫不堪,急需三军休整辎重、万民操持田亩,现拟旨,命诸葛丞相即刻撤兵,退后五丈原三百里,屯兵扎营雍州以观敌变。”
“陛下,这怕不妥?”
“朱烈,你想抗旨吗?”
“陛下,老臣不敢,老臣遵旨。”
此时的朱烈,额头已经见汗,从地上爬起的时候,差点又栽倒。
“朕再问一遍,还有哪位爱卿要奏?”
朝上死寂一片,无人应声,也无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都站立得有规有矩。
“既然无人奏本,那就退朝,相关官员,随朕移驾蜀王府长乐宫,会晤吴国使臣一行。”
“臣等遵旨……”
什么人嘛!让干活的时候,都往后一躲,装死不吭声。听到待客陪吃饭,全部向前一蹿,响应起来积极无比。
文渊阁大学士朱烈,已经屁颠屁颠地去尚书房拟旨,太监总归桂德,已经从昨天就安排好了御膳房准备接待吴国使臣的膳食。
中郎将董允,在吴国使臣踏入蜀国境内的时候,早已得到线报的他,已经以护卫使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