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走出去了,就别再回来。”
这是,他下山时候,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
当时他哭了,像个孩子那样朝父亲点了点头。
老李头出生在陕北一个小山村,那里土地很贫瘠,家里种几亩苹果,每次收成时候,父母都舍不得吃,却挑出大个给他跟弟弟。
他没有吃,他知道那时父母拿去卖钱的,是他跟弟弟读书生活费。
老李头读书一直很用功,成绩在镇里中学也是不错。
初三那年,中考后,他就跟自己父亲说,他不读了。
父亲,那个时候很生气,打了他一顿,这是这么多年来,父亲唯一打他的一次。
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他跟弟弟读书费用了,明年,弟弟也到上初中年纪。
每次学校休假,他都走近2个多小时回家,他不怕苦,怕的是父亲脊背越来越弯!
在部队时候,他训练是最刻苦一个,他知道,他不是队伍最优秀的。
他忘不了,下山时候,父亲对他说那句话。
“娃儿,走出去了,就别再回来。”
在部队三年里,他回过两次家,父亲变的更黑更瘦了,他心里很难受。
母亲,由于体质问题,干不了重活,家里重担一直压父亲喘不过气来,但父亲,每次都是乐呵呵跟他说。
娃,“现在政策好啊,农民做多少得多少,还不用缴税,像我们这里一亩地补贴还好几十呢。”
“父亲总是那么乐观的!”
只是这片土地并不养人,他做的越多,腰弯的越厉害。
弟弟也很有出息,在班里成绩一直前茅。
老李头,在部队补贴,他自己舍不得用,都寄回家里。
父亲说,“那钱不能动,留给你弟上大学用的。家里每年卖出苹果够开销的。”
老李头,知道要留在部队,自己学历必须要提升的,所以都利用训练后,或者休息时,能利用时间,去学习。
“也许皇天不负努力人!”
他自考,两年时间里拿到大专学历。
后来,上面在挑选优秀士兵,他被选中了。
当时他哭了,哭的很厉害,他知道,他没有让父亲失望。
三年后,他被调往离家里不远不近地方做了一个基层军官。
家里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弟弟也上了大学。
每次回家,父亲总会说,“娃,现在你有出息了,啥时候带个婆娘回来,让你妈妈也乐呵乐呵。”
“老李头总尴尬挠头,下次,下次一定。”
在回地方部队时,第二年,老李头认识一个本地女孩,女孩家算的上有知识的,父亲是退休干部,母亲是老师。
女孩父母没有嫌弃老李头,女孩把老李头事迹告诉她父母。
“嗯!是个能吃苦,有上进年轻人!”
“你们啥时候,把事情办了,这年轻人就是我半个儿子了。”
“妈,人家才认识一个月呢,还没好好谈过恋爱呢。”
女孩家教很好,样貌也不错,她说话,总是那么温柔。
老李头说道这里,脸上露出难得幸福,他在怀念她。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有些泛黄照片,女孩很漂亮,笑的很甜,让人看起来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