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也顺着朱慈?R的目光看向远方,看着远处碧绿的山峦,她想到了自己出来历练的那段时光,虽说困难重重,但现在看来,那段时间才是她这十几年岁月里最让她怀念的。
她知道朱慈?R这些年一直生长在深宫中,并未见识过大明的江山,现在让他在这一路上窝在马车里,肯定是非常难受的。
朱慈?R策马前行,从一开始的领头,到后来的跟在大部队一起,他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他们经过的周遭。
官道的周围有驿馆,有农庄,有赶路的灾民,更有看见他们就躲得远远的盗匪,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朱慈?R早就在书籍里就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他在之前的十五年里就没有行万里路的机会,现如今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了,他想要趁着还没到汝州,没有介入到紧张的战争中的这几天好好感受一些大明的江山,看看父皇的子民到底如何。
他之所以走了一段之后就融入到了队伍里,就是方便在他不知道他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的时候询问上一句。
“陆百户,这清溪村,距离北京城不过数十里,为何会如此困顿?”
到了傍晚时分,朱慈?R依旧是兴致不减,恰好他们经过了一个村落,都不用进村,从外面看去,就知道这村里肯定是人烟稀少,只有一小半的屋子上冒着炊烟,村外的田地也是大半都荒着呢。
陆远对于北京城外二百里之内都是相当熟知的,在距离北京城不远的地方,朱慈?R往往都是询问陆远。
他已经从马车上拿下了一个本子,往往陆远说出他比较关心的问题的时候,朱慈?R都会用这个本子记录下来。
“不光是这次的瘟疫,这些年的大旱,六七月飞雪时有发生,有时庄稼继续绝收,这些村民在村中只能等死,有些就成了灾民,到别处逃荒去了,走不动的,才在这勉强度日,若非是这些年的大旱,倒也不至于此。”
说到最后,陆远也不忘安慰了一下朱慈?R,把这些村落村民凋零的事归咎于连年的大旱。
朱慈?R知道陆远说的也有三分道理,但也就是只有三分罢了,满清的崛起,叛军四起都跟天灾有关,但也是只有三分罢了。
这些年大明皇权凋零,朝堂上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唯独武将迟迟不能在朝堂上起到主导地位,这才是维持不了朝野和各地稳定的主要因素。
当然,朱慈?R不能把这些事当着陆远的面说出来。
他看向正在经过的村落,心里忽然有了些许想法。
“陆百户,今夜咱们在何处歇息?”
“再走半个时辰,应当有个驿馆,殿下要是不想走了,咱们随意找一片空地,也可过夜,只不过殿下可能就得在马车里将就一夜了。”
“不如今夜咱们就在这村落里过夜吧,这里应当有不少老旧的房子,咱们去住一间,倒是也无妨。”
朱慈?R提出的这个建议,倒是让陆远有些没有想到,他犹豫了一下,之后点头说道:“殿下稍后,我派遣几个人先去探探路。”
“无妨,不要惊扰了村里的百姓,跟他们说明,咱们只是借宿,也不要表明咱们的身份。”
陆远点点头,叫过两个锦衣卫,在耳边低声叮嘱了一番,之后二人就策马直奔着村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