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屯兵而建,起于屯兵,兴于河运,前面沿河,后面依山傍岭,古城位于群山与河流间平缓的平坡地上,早年间没有路,出入全靠水路,三百多年前这里成为了航运的转运站,建起了码头,随着码头的建立,东南西北的人来到这里谋生,由单纯屯兵的兵营,很快聚集人口建成小镇,后又渐渐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小型商贸集散地,但因地势之限,始终没能发展出兵营的范围。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对原来的兵营不断的改进,经过几百年,修成如今的面貌。取名青石城是因为这里的山是青石山,来到这里的人们依山取青石,建起了这座以青石房、青石板路、青石长拱石桥为特点青石城,当年繁忙的水上贸易早已随着历史的发展远离了这座古城,如今这里已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之一。距这里不远的地方已开通了机场和车站,秦老汉和江梦雪从火车站坐上大巴车,沿着山道来到青石古城,从宽宽的城北面的拱形门进入古城,北城门是屯兵时建的,虽经历代维修,但还保留其雄伟状观之气,城门上有瞭望塔,城门两侧连着厚重的城墙。
古城的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从前沿着溪水日夜穿梭不停的水上贸易不见了,原来的古码头,经过维修现在已变成游客们游玩溪水的小码头,溪上的船只留下沿着码头一字排开的竹筏,溪水的水面也比那时窄了、浅了许多,不在具有通航的条件。而古代最为寂寞的北门,渐渐繁华热闹起来,如今高速路穿山越岭早已修到城门前。
由于是大年初二,又是清晨,景区内还没有游客,晨光照在青石板的街道上,让夜晚被露水打湿的清冷的青石板泛出了淡淡的暧色。他们沿青石街向南,这是一条慢慢向下的缓坡路,街上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巷带来一种久远的时空感与无限的神秘感。街两边大都是青石垒起的院墙,院内建筑大多是重檐悬山式民居,青瓦石墙、古朴沧桑。作为商铺的门面大都还没开张。
他们过了石牌坊,又经砖木结构的八角式文昌阁,向东来到小雅民宿,此时的古城上空,已升起在城市难得一见的袅袅炊烟,秦老汉向前拍打店门,门打开,出来的是二儿子媳妇小雅,后面跟着孙女,由于长时间没见孙女,孩子见到爷爷,并没有向秦老汉想的会高兴地扑向他,小雅也先是愣了一下,马上笑着问道:爸,您怎么一个人大清早来古城?又转身向躲在身后的女儿说:快拉爷爷进院。
小雅民宿是这里最古老的民宅,她的祖先就是当初屯兵来到这里的,这座院落就是当年祖辈为招待南来北往的商客开的客栈,一辈辈传到小雅手里,小雅自接手这座客栈,就把它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现在的小客栈已经是配套齐全的民宿小院,院落坐北朝南,院中典雅整齐,院中通道也是青石铺就,正房和西房为民宿,因为没有客人门都关闭着,几间东房是主人自己的住处和厨房,进门的东南角有一口古井,井口四周用青石垒砌,井口上盖有木盖,井边有一老树,树盖恰好罩住古井,靠近主人住处有一大板木桌,宽有一米,长有四米,厚有二寸,桌面纹路自然流畅,桌两侧配有几个实木小方凳。待秦老汉坐定,二儿媳妇也打来温水,拿来干净毛巾,秦老汉简单洗漱,此时二儿媳妇小雅已端上荼水并对老汉说道:爸,您先喝荼,早餐马上就好。小雅转身进厨房忙早餐去了。见二儿媳妇忙着给自己准备早餐,秦老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闷闷不乐地独息饮着荼,井水泡的当年的新山荼,有一种老汉从未品到过的清香与甘甜,是清荼提醒了老汉,还是老汉猛地想到小孙女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疏远了自己的孙女,此时小孙女甜甜正两眼直直望着自己,有些生疏、盼望、委屈,秦老汉把甜甜抱到了怀里道:是爷爷不好,这么长时间不来看甜甜,我的好孙女越长越漂亮了。已独自在树底下休息的江梦雪心中充满羡慕。
小雅准备好早餐,祖孙三代人坐在院中,小雅又问道:爸,您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您。秦老汉边吃边说道:你们还说我,我从年十八就给他们三个打电话,问怎么还不回家,直到现在谁也不接我电话,你们三个媳妇的电话我都给丢了,我昨天去了老三家,邻居讲,一个月之前家里就没人了,我又赶了夜间列车来到你们这。
小雅道:秦乐去大哥那了,还有秦征他们三口一起去的,说好春节前回来,接上甜甜去您那过年,到现在也没回来,我给他打电话也是关机。停了一下,又吞吞吐吐地说:我又不好给您打。
秦老汉道:给我打有什么不好意的?
小雅低下头,好像有话,但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小雅对女儿甜甜说:甜甜把你的手工给爷爷拿来看看好吗?
甜甜高兴地去房里拿手工去了。
小雅才慢慢抬起头说:我们俩离婚了。说着泪水顺着脸颊流了出来。
听完小雅的话,秦老汉心头一愣,虽然这年头离婚对年轻人来讲已习以为常,但他听到自己儿子和媳妇离婚他还是一时接受不了。又为儿子离婚这么大的事不跟自己汇报感到生气。但对儿媳妇,特别是看到小雅泪水涟涟的样子又不好发脾气。只问了一句:甜甜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