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敏感的还有另一件事,就是宋应星新农政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政治机会。
注意,这两件事是一定有联系的,新农政的成功,意味着各地都会有大量的新官员上任。
例如新农政指挥使,例如各地空缺或者不常设的通判,这些都和新农政有关。
人事部门在接下来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这个时候,皇帝要动人事部门,这难道还不是大事?
这是天大的事了!
这关乎都各个势力在明年乃至接下来许多年新农政这波红利中能否分到一杯羹了。
三日之后,也就是十月初二这一天,吏科给事中上奏了一份弹劾奏疏,这个奏疏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崇祯看完后,就将王永光叫到乾清宫。
皇帝道:“吏科、都察院,两份弹劾奏疏,牵扯到文选清吏司郎中、验封清吏司郎中、稽勋清吏司、考功清吏司的四名郎中。”
文选清吏司是吏部中最重要的司,他关乎到官员的任命。
相对来说,验封清吏司这种主要负责官员爵位、褒奖的就次要了很多。
而稽勋清吏司,就更次要了,它主要负责统计官员的勋级,守制、终养,无法决定官员的升迁和任命。
至于考功清吏司,很重要!
非常重要!
这个司到底是干什么的?
掌管官员的考评和处分的!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职务,就是掌管大明朝的京察!
现在是什么情况?
四个司的郎中全部被弹劾了。
罪名是什么?
玩弄职权,贪赃枉法!
就说最重要的文选清吏司郎中,就与杨之行这个主事牵扯不清,都察院就攻击他是幕后推手。
王永光早就猜测到皇帝召他入宫是谈这件事,吏部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吏部本身职能牵扯到多方势力。
连王永光自己都一直不敢乱动。
别看现在是杨所修叫嚣得厉害,但其实就是皇帝想动。
现在谁都知道明年新政全面铺开,人事部门要整顿。
王永光道:“回禀陛下,此事牵扯重大,还需要严查,臣以为先暂时不着急。”
崇祯目光如炬,盯着王永光,笑道:“王尚书,这话说得言不由衷,朕不想听到这种套话,朕不是那种胡乱猜忌大臣的人,朕要看的是政绩,朕知道这两年你这个吏部尚书受了不少委屈,如果你真的摆平不了吏部,朕可以把所有人都换成你王永光的人,朕对你是绝对放心,你大可不必在朕面前说这方谦虚退让的话,来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