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重生大明当暴君 > 第368章完结

第368章完结

核心班子不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京师的政令颁布不会朝令夕改。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哪怕北京城那些中层和基层官员吵翻天,口水都喷到了乾清宫了,但只要保证这一点,北京城的局面就不会乱。

除了核心班子要稳以外,地方上这种中层官员呢?

要流动性稳定!

什么叫流动性稳定?

就是你搞了事情,朕可以杀你,但是不会一下子大规模收割人头,除非是大面积造反或者像陕西那种情况。

例如崇祯今年三月份在北直隶,砍了赵长贤,其他的知府都留着,将赵长贤的脑袋去给其他知府观看。

例如在河南省,崇祯砍了开封府知府张时俊,其他的知府这半个月来,都没有动,也没有去责问。

为什么?

中层官员的作用是上传下达,你把中层一口气砍了,就会造成中间层断裂,新来的官员要和上面、下面都重新熟悉,还要熟悉地方上的情况。

这对官员的要求不低,并且需要的时间还不短,这个中间真空状态,行政崩塌了咋办?

所以,要对付中间层的官员,例如布政使、知府这种地方上的官员,必须先杀鸡儆猴,用雷霆手段震慑人心,保证新政往前走,与此同时,再想通过从中央派遣新的官员来稳步代替地方官员。

这叫流动性稳定,即在确保地方稳定的情况下,把人给流了。

那么基层官员呢?

举个例子,在后世的大型公司里,基层管理者都是有储备人才的,基层管理者不合格,被替代的难度非常小。

因为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本身难度不大,影响的范围有限,在有充足人才储备的情况下,你不干活,还阻挠业务发展,还以为自己不可替代?

那就呵呵了。

这大明朝的举人,可不就是知县的人才储备库么?

举人是可以被提拔成知县的,只不过需求吏部的任命。

所以啊,崇祯一口气杀34个知县,是完全不会破坏地方行政的秩序的。

相反,如果现在把刘余祐、李昌德和张敬铭这三人都砍了,整个河南省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

但是,暂时保护脑袋的,不代表完全不掉脑袋。

例如皇帝现在提的这个问题,就是个送命题,答得不好,结局基本就注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