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带着大臣们到了北京大学里面,徐应元已经全部安排好。
这里是一处非常宽敞的大堂,里面已经摆放了各种书籍。
“都坐下来,都坐下来。”
崇祯让自己的部院大臣先坐下来。
“大家看到这上面的字了吗?”
众人抬头望去,看见那牌匾上写着四个字:科教兴国。
这就是本次崇祯将部院大臣们叫到这里来的原因,他要让所有人知道,北京大学的建立,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第204章 北京大学的君臣之辩
各自上了茶,还摆了一些小点心。
崇祯坐在中间的位置,大臣们都坐在下面。
“知道朕为什么叫诸位爱卿来这里参会吗?”
“韩爌,你来说说,朕叫你们来参会,有何用意?”
韩爌道:“陛下睿智如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微臣不敢妄自猜测。”
崇祯笑道:“想不到清名满天下的韩大人,也是个滑头,随便说,朕今日不因言而降罪。”
韩爌犹豫了一下,道:“臣以为,陛下叫臣等来此,是希望臣等能明白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
“那你说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臣以为,所有的含义都集中在那四个字上,科教兴国。”
“那韩大人以为何为科教兴国?”
韩爌道:“所谓科,臣妄自猜测,应该是科学院的科,教,便是教书育人的教,兴国,自然是使国家昌盛。陛下的意思是,用科学来育人,使国家昌盛。”
崇祯道:“韩大人不愧是韩大人,你说对了。”
周围的大臣都忍不住悸动起来。
这是要做什么?
明明是圣道兴国,孔孟圣道才是国家教育根本,怎么出了个科学来了?
“钱龙锡,你来跟朕说说,朕为何会认为是科教兴国?”
钱龙锡出列道:“启奏陛下,陛下在《国富论》中说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那何为生产力?”
“按照《国富论》的说法,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崇祯追问道:“何为生产资料?”
“例如良田,例如工厂的材质。”
看来自己的内阁大臣读自己的《国富论》还是很认真的。
崇祯的《国富论》是融合了后世的军事学、经济学、金融学和政治哲学著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