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就是要他去干荷兰人。
这也正合了郑芝龙的意,荷兰人在海上的力量眼看越来越强,也在威胁他的利益,朝廷愿意当后援,他自然乐得其所。
其他大臣也没有太多的异议,毕竟在他们看来海边那档子事,都是小事,他们并不在意,也没有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大臣们像往常一样高呼天子圣明,却没有想到,自此刻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已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113章 勋贵的反击
对于崇祯来说,现在当务之急还真不是和荷兰人干架。
荷兰人迟早要被自己摁在地上摩擦的,七海之上迟早会飘扬大明的旗帜的。
但那是后事。
郑芝龙在今年被招安,如此重要的历史人物,总得亲自见一见的。
给郑芝龙点东西,让他自己先去和荷兰人干架好了。
领了勋贵爵位的郑芝龙,喜滋滋离开京师,一路南下。
九月初十,早朝。
崇祯道:“有事准奏,无事退朝。”
左副都御史杨所修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准奏!”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兵部右侍郎李邦华!”
“何事?”
“弹劾之事有二:一、李侍郎纵容家奴当街殴打百姓,以权压民;二、蓟镇调兵厌恶,以陛下去年所言加固蓟镇防御,增兵两万,然现在抵达蓟镇新增兵力不足三千,此关乎边境安危,乃严重失职!”
崇祯心头一跳,目光瞬间变得锋利起来,脸上的表情却是保持不变。
杨所修弹劾李邦华?
以纵容家奴殴打百姓之事弹劾李邦华?以调兵不利弹劾李邦华?
让朕来想想,这官员家的管家什么的,在北京城都可以横着走,平日里怎么也会出几个狐假虎威的欺压平头百姓。
李邦华是兵部侍郎(副部长,副国级),若这事在天启朝,督察院断然不会拿出来说事。
靠家里的管家欺负百姓这事就像弹劾侍郎?督察院的人脑子除非有坑。
但在崇祯这里就不同了,督察院知道崇祯非常在乎百姓的死活。
所以知道这件事在崇祯这里绝对是大事。
一瞬间,崇祯脑子里转过无数个念头,心中大致有了猜想,却不立刻下评断,而是道:“李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