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简直就是天衣无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父王,父王!”世子朱彝梃飞快跑进来,气喘吁吁。
“何事如此慌张?”代康王朱鼎渭正在客堂喝着茶,与山西边塞有名的大商张成桂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眼下是夏天,但塞外入冬会很早。
他们已经在想办法囤积一些粮食运出去,从蒙古人那里转手卖到建奴那边。
建奴愿意出高价,这钱不赚是白不赚啊!
朱彝梃道:“父王,天子御驾来大同城了!”
“本王还以为是何事,原来是那个小娃娃来了,无妨,待本王与张员外谈完,再更衣去见他。”
“父王,此时天子便在巡抚衙门,不知是否会生事端。”朱彝梃是满脸的担忧写在脸上的。
“能有什么事端,我稍后去拜见他,就说不知情,或者身体不适耽搁了,一个小屁孩,知道什么!”
“父王,我们……”
“行了,坐一边,张员外正好有要事跟我们讲。”
朱彝梃这才坐下,却是惴惴不安,总感觉有事情要发生。
“世子稍安勿躁,前线溃败,那小皇帝现在比你我都着急,还没有心思来理会我们,且听我说来。”
“张员外有何妙事?”
“自然是建奴那边有了新动向,今年初,小皇帝将山西八大富商全部抄家灭族,这关外的生意,现在就全是咱们的了。”
张成桂脸上露出了贪污的笑容:“这一次皇太极那边要十万石粮食,出五两银子一石!”
朱彝梃一听,双眼都在放光了。
一边的代康王朱鼎渭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就说他们现在的粮食,从北直隶弄了一批,从南边弄了一批,北直隶稍微便宜一点,进货包括运输,到这里的价格才五百文,也就是一两的一半。
为什么会这么便宜?
一是真定府那边之前邱茂盛卖过来的粮食都是强行从田里增派的天赋,除了给几个官差点喝酒的钱,基本没有成本。
而漕运这一块,从真定府完全是可以依赖官漕的。
给漕运的人点钱,就说这批粮食是运往前线的,到了大同府,就把这批粮食运输到特定的位置,这样运输成本也节省了。
现在卖给皇太极卖五两银子一石,出去每石五百文的运输成本,每石还可以赚四两。
皇太极要十万石,也就是说可以赚四十万两。
四十万两相当于后世的多少钱呢?
2.6亿。
这一笔交易可以赚这么多,双方即便是均分也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