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第366章

第366章

想到这里,林远秋忍不住感叹,难怪前世会有饥饿营销的做法,看来好处多多啊。

“爹,这几日您去看看有没有好一些的店铺,若有的话,去买四间下来。”

林三柱纳闷,“买这么多铺子做啥?”

等过了年他们马上就要回塞北,这会儿买铺子不是空闲着吗。

林远秋笑道,“儿子想着给几个外甥一人送上一间店铺,顺带给涛儿和旻儿把周岁礼给补上。”

林远秋觉得送书送砚台的,还不如直接送一间能生出银子的店铺划算。

“诶诶诶!”一听是给几个外孙买的店铺,林三柱兴奋的连连点头。

比起林远秋,林三柱这个当爹的则想的更多,这两年在塞北,林三柱一直记挂着在京城的两个闺女,总担心离的远,燕儿和草儿被人欺负了去,自家都不知道。

都说娘家人是闺女的腰,只有娘家人给足了底气,闺女在婆家的腰板才能挺得更直。

如今远秋这个当娘舅的直接给几个外甥送了店铺,这就是娘家人给的底气。

这样想着,林三柱也不耽搁,很快忙碌起置办铺子的事。

国子监放年假的第二日,王文昌就住到了林府,他准备在岳父和舅兄离开京城之前都住在南锣鼓巷。

林远秋也是这个打算,虽明年是王文昌第二次参加会试。可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林远秋觉得考试这件事,也和敲鼓激士气一样,落榜的次数多了,考生们的斗志肯定就会减弱,时间长了基本就没有了。

所以,这事可不能拖得太久。

······

第224章 诰命喜报

之后的几日,林远秋除了作画,其余时候都放在了教导王文昌的制策上。

会试与乡试一样,策文中心点大多都是对时事的论述。

想到老师一直都是务实的性子,在教王文昌时,林远秋特地注重了遣词造句上的严谨和练达。

除了王文昌,刘青安和张元,还有秦文杰,三人也时常会拿了文章上门来讨教。

他们三个是九月份来的京城,自三年前离开国子监后,几人就一直待在家里自习。日子过得飞快,三人自考中举人到现在一晃就过去了十来年,特别是张、秦两人,今年已是他俩考中举人的第十二个年头了。说实话,对于考会试,现下他们已是越来越没了信心,可若是就此止步,又心有不甘,所以此次来京城之前,刘、张、秦三人就已经商量好了,如若这次依旧落榜的话,那么他们就准备去吏部报名谋官了,届时哪怕做个小小的县丞,也好过三年又三年的荒废光阴。

林远秋自然不吝啬帮忙,大家同为江州府的老乡和同窗,林远秋肯定希望他们能考中明年的会试。

见几人拿了策文过来,林远秋除了一一与他们讲解外,还会把文章中所有关于时政的论述,都完整的分析上一遍。而林远秋所说的这些内容,对如今在家自习的刘青安几人来说,可谓实在难得了。

再看林兄,还跟先前在府学和国子监一样,并没有一丁点四品官老爷的架子,几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自是忍不住的感激。

······

有银子自然好办事,到了腊月下旬,林三柱已把四间店铺都置办好了,铺子位置不错,大小也都差不多。算上衙门过户的开销,一共花了一千三百多两银子。

在过户时,林三柱把地契分别都办到了几个外孙的名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