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松和林远槐“嗯嗯嗯”地点着头,这几日他们两人忙着腌兔肉,正是为了接下去的办年货生意呢。
自从看到庄子里有成群的兔子养着后,林远松就生出了养兔子、卖兔肉的主意。
因为他想到了大伯娘的腌兔肉手艺,每次都让人有吃不够的感觉。
等林远松把这一想法和家里一提,居然没有一个反对的。
说来,这也是庄子里兔子实在多的惊人的缘故。
要知道一只兔子每年至少能生六、七窝小兔子,然后这些小兔大了再生。所以,从去年开始,装兔子的笼子,徐老实都不知编了多少个了。
如今庄子里的野草,徐老实夫妻俩也不用像之前那样,割了晒干当柴烧,而是都直接拔了喂兔子。
至于兔子粪便,倒是好处理,在柿子树边上刨个坑,然后把它们埋到地里做肥料就成。
也正因为肥料不缺,所以庄子上的柿子树才长得特别壮。
用老林头的话说,那就是现在打好了根基,往后肯定能结出不少的柿果来。
可以说整个庄子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些兔子了,主要还是量太多,送过去酒楼时,时常会被酒楼掌柜压价。
可不卖又不行。
如今有了卖腌兔肉的主意,不管成还是不成,总得要试试。
于是,自定下主意后,林远松和林远槐就开始和周氏学起了腌兔肉的手艺。
周氏自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教,毕竟这可是能给家里挣银子的买卖。
而林远松和林远槐也是学的认真,短短两个月就让家里人试吃了五、六回,等第七回 再品尝时,那味道,已与周氏做出来的没啥区别了。
一样的瘦而不柴、香而不腻。
只不过,面对喷香的腌兔肉,林远秋又多了一层想法。
在他看来,虽现下京城没有专卖腌兔肉的铺子,可吃食这东西,只要旁人肯花心思,迟早会被别人学了去。
就像家里的绣布书签,其他店铺看着他们家生意好,也跟着争相效仿了起来。
好在其他铺子再学,也只能跟跟样,做不出类似花样的创新,毕竟这种独特的画工不是那么容易学了去的。
由此可见,有一门其他人学不走的本事有多重要。
而吃食也一样,这点从柿饼上就能得出结论,要想让旁人学不走,一定得有独门秘方才稳妥。
所以林远秋就给出了腌兔肉时加入香料的主意。
至于什么香料,当然是其他人都没用过的,比如甘草。
甘草味甘,若加到腌料里,那么腌出的兔肉就能多出甜味。
林远秋从前世所知中,知道甜味正是提鲜的法宝。而这里的人,据他所知,只把甘草当作药材之用。
所以,他们家若是用了它,那做出的腌兔肉绝对算是独一份了。
还有就是腌肉时再倒些白酒进去,如此,腌肉便能存放好久都不易坏。
对小侄子的话,周氏肯定是相信的。是以很快用新的法子又腌了几只,其中甘草和白酒自然都是加了的。
而今日品尝的,正是这几只加了甘草和白酒的腌兔肉。
听到小孙子说味道不错之后,老林头和吴氏也都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因着蒸足了火候,所以吃起来咸香满口,肉味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