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秋,你说这事该咋办。”老林头问道。
这段时日,每每看到家里收着的这些东西,他就忍不住烦心。
一旁的林大柱和林二柱也跟着点头,他俩自然也担心此事,为官之人,最重要的就是名声,虽这些东西都是人家甘心情愿送的,可往后的事谁能说得清呢。
林三柱笑道,“爹,您放心吧,在回来的路上,远秋就已经把法子想好了。”
“啥法子?”老林头有些好奇,这些天他可一直都在思忖这事呢,结果啥有用的办法都未想出来。
“爷,孙儿想过了,不如咱们就将收来的银钱,还有宅子和田地,全都捐到县城的慈幼局去。”
慈幼局?
老林头一听,顿觉眼前一亮,这主意好,这主意好,把银钱花在慈幼局里的孤儿身上,那可是大善事一件啊。
“远秋,咱们去捐银钱时,是不是就以送礼人家的名义啊?”
老林头觉得自己大概猜出了小孙儿的想法。
林远秋点头,“对,咱们就以他们的名义捐赠。”
本朝慈幼局由当地官府拨款建造,里面住着的,大多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或者被遗弃的孩子,还有少数无家可去的老人。
这些年,随着慈幼局里的孤儿越来越多,官府也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了起来。这会儿自己送这些东西过去,正好能解燃眉之急。
届时县衙肯定会出了受赠告示出来,且还会对捐赠之人大加赞扬。
而他,也算解决了自己的难题。
所以,这应该就是三全齐美了吧。
……
第149章 代捐
没过两日,位于村口处的两座牌坊就正式开土动工了。
用的是白麻石的材料,而用作雕刻的石材则是青石。
这次除了石匠和木工,其他打下手的,全都是林氏宗族的年轻后生,不过也有好些是自愿帮忙的村民。
用村里人的话说,那就是,“天爷,这可是状元牌坊啊,皇帝他老人家掏的银子,这个时候不上去沾沾喜气,怕就是十足的傻子了吧。”
也正因为村里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思,是以,自牌坊开建以来,整个小高山村,最热闹的地方非村口莫属了。
男人们汗流浃背的忙着干活,村里的妇人们则抱着笸箩,然后在老樟树下找一块干净的地儿坐着,或纳鞋底,或缝补衣裳,或绣着布帕,都不停忙碌着手上的活儿。
可以说,若不是中间还有顿中饭必须得回家去吃,这些妇人说不得能在樟树底下待上一整天去。
不过也有不愿往牌坊这边凑的人。
就像林金财家。
比起大家伙儿的热火朝天,如今村子里气氛最差最郁闷的人家,怕也只有他这边了。
一连好几日,从上到下,从老到幼,就没出现过一张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