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未曾正式恭喜夫人!”双方见过礼后,乔氏笑道。
陶氏有点不好意思,老蚌生珠什么的真是……
乔氏见她神情,也明白她的想法,“怎么不见三小姐,我家阿瑶今日还念叨着想明慧妹妹呢!”
“她今日应唐夫人邀请,到京郊去了。”
乔氏笑笑,“三小姐今年也有十四了吧?”
陶氏点点头,“是啊,都是大姑娘。”
“不知夫人心中可有人选?”乔氏试探着问。
陶氏一怔,瞬间明白对方的来意,只是女儿的亲事也是迫在眉睫了,自己虽有心操办,但身子实在经不起折腾,夫君给的几个人选也不太满意,是故一直拖到现在,眼看女儿就要及笄了,可是亲事一直订不下来。如今明了乔氏的来意,陶氏虽不知她想提的人选是哪个,但也接受她的好意。
“未曾。”
乔氏一听心下一松,心中梳理了一番语句,便开口道,“我那大侄儿,夫人是见过的,比贵府三小姐大四岁,只因幼时曾被高僧批过命,说十八岁之前不宜说亲,是故才拖到现在。如今我想为这两孩子牵牵线,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陶氏愕然,没想到她说的竟然是慕国公府上的世子爷。认真想了想那日见到他的情景,举止有度,谦和有礼,倒是个不错的,只是慕国公本人在女色方面有点不靠谱,就是不知这位世子爷如何了?
心中想明白后,陶氏既不拒绝也不应允,只道,“令侄倒是极好的,只是此事我还需与外子商量,等问过他意见后再给夫人回信如何?”
乔氏一喜,没有直接拒绝就表示有希望,再者她对大侄儿也是信心满满的,故也笑道,“应该的应该的,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作主。”
二人又寒暄一阵后,乔氏便告辞了。
这晚陶氏便把乔氏的来意对夫君说明。
楚仲熙细细思量了一番,便点头道,“这个慕世子的确是不错的人选。”
陶氏有点担忧,“只是慕国公本人在女色方面……就是不知这位世子如何?”
楚仲熙失笑,男子与女子关注的重点倒还真有所不同。
“慕世子为人如何你不如细细询问彦儿,他与彦儿相交甚深。至于慕国公本人,那日为夫接触了一下,倒没有外头说的那般不堪,最多是对戏曲之类甚为喜好罢了,那些传言说不得有当年看不惯慕国公府显赫之人故意传的,倒也当不了真。”
陶氏点点头,“是了,妾身倒一时忘记那慕世子与彦儿的关系了,与彦儿的性情来看,慕世子能与他相交,看来品行是无碍的,相信也不是爱沾花忍草之辈。”
楚仲熙摇摇头,“你对自家儿子可真是不谦虚啊!”
陶氏嗔了他一眼,“彦儿难道不好?”
“好好好,我楚仲熙的儿子自然是好的!”楚仲熙无奈。
陶氏却满意地笑了。
楚明慧接到韩玉敏的帖子时本来打算回绝的,毕竟陶氏月份大了,林大夫又说双胎普遍难以足月出生,是故这段时间都呆在陶氏身边。只是陶氏得知后却劝她去玩耍几日,说这毕竟是韩玉敏成婚后第一次邀约。楚明慧想了想,加上也好奇韩玉敏婚后生活,故便点头同意了,今日一早便在兄长的护送下往京郊韩玉敏的陪嫁庄子上去。
☆、第二十九章
楚明慧自见了韩玉敏之后就知道她婚后日子近得不错,想想也是自己瞎操心了,前世韩玉敏活得可是风生水起的,从不曾听闻她夫家对她有什么意见。
“小丫头有段时间不见又俊了!”韩玉敏习惯性地捏了一把楚明慧的脸蛋。
对于韩玉敏这个坏习惯,楚明慧已经由最初的不适应进化到如今的习以为常了。
“都已经成亲了还这样!”楚明慧瞪了她一眼。
韩玉敏笑嘻嘻的也不恼,只拉着她的手往屋里去。
“今日请你来是因为前几日太子赏赐了些野兔之类的野味,正好我新近又物色了一位厨子,他最擅长做些烤鸡烤鸭之类的,故特意请你来品尝一下,顺便提些意见。”韩玉敏道明用意。
“敢情你家的东西真不能白吃的,还得提供反馈意见。”楚明慧掩嘴轻笑。
“也就是你,吃了我的东西提供些意见便可,若是旁人,不宰他一笔银子呢!”
“果然是个会做生意的!”
“那是自然,总有一日我的‘四海之家’要开遍整个大商国。”韩玉敏眼眸里闪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之光。
楚明慧笑着望着她,片刻便问,“你开酒楼,唐大人与唐老夫人不会有意见吗?”
“哎,我又不抛头露面的,只是在背后谋划指点,再说了,以他那点俸禄能养得活整个家吗?”韩玉敏不以为然。
“虽说如此,你到底是官家夫人……”楚明慧欲再劝,她实在不想将来她又像前世那般陷入些流言蜚语当中。
“你放心,我自有分数,历来便是男主外女主内嘛,养家糊口是男人们的事,我就只在你面前放肆些,在家里还是要做贤妻良母的。”
楚明慧点点头,“你明白就好。”前世她搞得那么大都未曾听说唐大人对她有什么不妥,想来她不只经商是把好手,对待夫君也是有些心得的。
“夫人,都准备好了!”一位蓝衣婢女走起来对着韩玉敏恭敬地道。
“知道了,这就去!”
婢女退下后,韩玉敏拉着楚明慧的手,“走吧,厨子已经烧好了,咱们去尝尝!”
“德妃最终还是给五弟找了位得力帮手,孤果然还是小看那女人了!”太子书房内,当今太子对着下首的慕锦毅叹道。
自从五皇子闹出因纳妾而气倒生母的事后,不只惹了皇帝的不喜,连带一些对他颇为赏识的大臣也颇有微词。只是德妃到底手段了得,又帮着五皇子演了一出孝子戏码,这才又挽回了些许名声。
而五皇子妃的人选经过这么久也终于定下了,也不知德妃用了什么方法,皇帝竟同意将吏部尚书卢大人家排行第四的嫡孙女赐给五皇子为正妃。
“到底是臣办事不力,还是让五皇子那边得了助力。”慕锦毅跪下请罪。
“哎,你这是做什么?孤何曾有怪你的意思,只是叹息知晓那女人真面目太晚,让她逐步在宫中壮大了势力。”太子急忙扶起慕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