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着,看了一眼陈慎之道:“彻查章邯逃兵的事,朕就交由你来处置。”
“陛下?!”淳于越震惊不已:“可……可中大夫他是知情人,窝藏逃兵罪责,应属连坐!”
“连坐?”嬴政道:“朕也知情,要不要一起连坐?”
“臣不敢!不敢!”淳于越又低下头去,这次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嬴政道:“务必将当年军中暴?乱的事情,给朕查的一清二楚,不管是涉及谁,也不管干系了哪家达官显贵的利益,全都给朕揪出来。”
陈慎之拱手道:“敬诺,请陛下安心,慎之定不辱命。”
第114章 看破又说破
章邯的事情本和陈慎之有干系, 嬴政却认命陈慎之来监察此事,很显然,嬴政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淳于越虽然看不上陈慎之,但他也不是个痴人, 自然明白嬴政的意思, 如果再执拗下去, 只会对自己不利。
陈慎之虽然被放出来了, 但是章邯还在圄犴之中, 只有陈慎之调查清楚当年军中暴?乱一事, 才能还章邯一个清白,否则逃兵这一个罪名,章邯便必死无疑。
陈慎之跟着嬴政从圄犴出来,直接回了路寝宫。
嬴政皱眉道:“当年的都尉已经被二弟砍死, 这件事情又过了些年月,想必不是那么容易查清楚的。”
陈慎之道:“若是那般容易查清楚,淳于仆射也不会信誓旦旦的来找茬儿了。”
嬴政道:“这就是朝廷。”
朝廷中有太多灰色的地带, 派系之间的利益冲突,没有明确的对错,往往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甚至是为了自己派系的利益,而做一些小小不言的「坏事儿」, 因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想要查当年的事情, 就必须由当年军营的都尉入手。都尉已经死了,军营中的士兵全都跟着章邯跑路,虽然这些士兵都能给章邯作证, 但他们一起做逃兵, 就是从犯, 从犯是无法给章邯作证的,因此这么多人证都等于没有,还需要找其他证明。
第二日一大早,陈慎之为了章邯的事情,特意准备去跑一趟司马署,查查当时的卷宗档案。
他还没走到司马署,迎面便看到一个小豆包跑过来,天真烂漫的,应该是在顽耍。
能在宫中这般肆意跑动的,绝对不是甚么小人物。
陈慎之等那人到了跟前,拱手作礼道:“幼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