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
“后天?”这也太着急了,祝遥下意识就想拒绝,出差都要临时两天通知,出墙只需要一天考虑?这又不是出门旅游。
“抱歉,”刘瑜说:“我知道很着急,但没时间了。”
祝遥把咖啡一饮而尽,放了会儿已经凉了,喝起来像中药,祝遥不喜欢冷咖啡,她揉了下眉心,努力让自己思绪清晰。
太快答应容易死在墙外,但不答应可能现在就死了。
祝遥问:“所以任务呢?”
刘瑜心想她大概答应了,不想答应的人不会问这么多,知道越少越方便退出,以祝遥现在了解的信息来看,她拒绝的下场是死亡。
刘瑜:“乌托邦下方还有路,那下面有另一个空间,我们需要进入探索,可能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祝遥深呼吸,消息一个比一个劲爆,都快超过承受范围了。
难怪刘瑜问她关于世界了解多少。
诡异的是,她知道的越多,心跳竟然越快,身体反应非常亢奋,她当然感兴趣。
祝遥沉声问:“消息来源于谁?”
这是她最后需要确认的问题,消息是否准确。
刘瑜说了一个名字,那也是祝遥第一次知道这个人,“陈启航。”
第379章 时间
“陈启航?”祝遥问:“你们的调查员?”
这名字听起来太普通了,祝遥下意识的反应是某个墙外调查员的名字,不过一般调查到什么消息,都是某支队伍上报,因为墙外危险,很难把功劳都概括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
为什么刘瑜的重点是陈启航这三个字?
刘瑜浅笑:“不,我们的调查队。”
祝遥立即反应过来,刘瑜果然每一个透露出的都是大事,问:“叫陈启航的污染物?”
刘瑜很赞赏地看着祝遥,不愧是跟污染物打交道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脑子很活络。
刘瑜:“他们是一群人组成的污染物,你可以把他们当成一个共享资料库,只能知道其中一个接口就能阅读所有人的调查笔记。”
接口,很有趣的形容,祝遥和她谈话间,已经在脑中自动生成一个档案,污染物陈启航,编号未知。
污染方式,将人类感染成调查员,如果可以达到刘瑜所说的程度,那他准确的感染方式应该是,所有被污染对象都必须调查出真相,书写调查笔记,完成使命,并且不死不休。
这样才能做到消息准确,没有私心,并且前一位陈启航的笔记可以供后一位使用。
如果这样的污染物真的存在,应该更有利于全人类,毕竟比现存任何的调查队都要高效。
祝遥很好奇陈启航如何运转,他们使用同一个资料库,有共同指挥的大脑吗?毕竟必须有一个可以主事的人,判断某个区域更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