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个馒头,却有无数的人抢着gān活,因此不愁人,他愁的是粮食。
现在已经这么多人了,明日恐怕还要增加锅的数量,光昨日买的那十万斤大米恐怕撑不过明日。至于向外地购粮,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能找到粮商,也不可能这么快运送过来。
想到这里,他忧心忡忡地找到周嘉荣:“殿下,如今已用了快三分之一的粮食,到天黑时估计要用掉一小半的粮食。明日只怕灾民更多,还需要多架几十口锅,这么多的人,剩下的粮食不一定能撑过明天。咱们得早做打算。”
“徐大人言之有理,多谢你的提醒,大人可有何良策?”周嘉荣含笑问道。
徐达苦笑了一下:“臣惭愧,这方面帮不上殿下的忙。殿下不若找白大人商量商量,兴许能想出对策。”
周嘉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我知道了,多谢大人提醒。粮食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你只需负责施粥就是,这事就jiāo由你负责了,万不可出了岔子。只要你没陷入太深,我定保你老小平安。”
不管徐达提这个建议是什么意思,他能尽心尽力施粥,还在事情未发生之前,防范未然地提前告诉他,就说明徐达还是愿意好好做事的。只要他没贪太多,中饱私囊,鱼肉百姓,周嘉荣都可饶他一次。
此时正是用人之时,对于苏州府的官员也要分而治之,周嘉荣决定先拿徐达试试。
徐达闻言极为错愕,他怎么都没料到周嘉荣会如此直接。不过周嘉荣这样敞开天窗说亮话倒是让他安心了不少,琢磨片刻,他跪下道:“臣惭愧,臣虽不曾参与,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收了他们一些东西!”
“都收了些什么?”周嘉荣直接问道。
徐达沉默须臾道:“一个前朝官窑出产的白玉瓶,一副颜真卿的仿帖,还有白银千两。”
“为了堵你的嘴,他们挺大方的嘛。”周嘉荣看着徐达说,“站起来吧,如果你jiāo代如实,我不敢拍胸口说能保你头上这顶乌纱帽,但只要你好好办事,将功折罪,我先前的承诺还是有效。”
徐达站了起来,拱手道:“多谢殿下,臣所言句句属实,臣一定好好办事,将功补过。”
“那你可知,各大仓库里的粮食去了哪里?”周嘉荣忽然问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徐达错愕了片刻,苦笑道:“殿下,实不相瞒,江南去年大丰收,仓库里是有不少余粮的。中山王来了之后,开仓赈灾过好几次,说是粮食都拿出来赈济百姓了,臣当时在城外办事,具体的臣也不清楚。但臣知道,这苏州城里便有不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