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甄家湾情仇 > 第二十二章:官运亨通

第二十二章:官运亨通

第二十二章:官运亨通

一场人命官司在甄邦贤的策划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笼罩在知县大人心头的重重阴云烟消云散。三方受益,皆大欢喜。

乡绅家花了钱,保住了公子性命。毕竟是公子伤了人家性命,不管是地痞也好,无赖也罢,终归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花的钱也是值得的,乡绅家自然是感激甄邦贤的从中斡旋,当然更感激知县大人宽厚慈悲。

死者家属原本对死者并无好感,如今他死了自己白白得了二百两银子,母子以后的生活有了着落,自然也是比较满意,哪里还去上诉。即便上诉赢了,也只赢得个空名头,哪里还有银子到手。

知县大人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如释重负,浑身连骨头都轻松了。他对得起学政大人的重托了,这对他以后的仕途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帮助的。

事情处理完毕,知县大人设酒款待甄邦贤。知县大人向甄邦贤一拱手,说:“多谢先生指点,先生天资聪颖人情练达,日后必定能够飞黄腾达,本县这里向先生敬酒了。”

虽然事情皆大欢喜,但甄邦贤心中却多少有点堵塞,总觉得自己好象玩弄了卑鄙的手法,亵渎了什么。究竟亵渎了什么呢,是亵渎了死去的人吗?应该还他一个清白吗?可是纵然将乡绅家公子绳之以法,他又能得到什么呢?他又能感觉到什么呢?人死万事休,是世人心中的感觉,是自己心中的感觉吧。那么是亵渎了那妇人对丈夫的感情,按理妇人应该要求法律严惩凶手,替丈夫伸冤报仇,可他们之间还有感情吗?她得到了银子,对于她来说,银子的保护比丈夫的保护似乎更加牢靠。如若上诉,她还能得到银子吗?

甄邦贤端着酒杯,心中并不轻松.

“大人,我们是否亵渎了朝庭的律法?”甄邦贤在心里这样说,当然没有拿这样的话去问知县大人。这样问知县大人,不是太傻了吗。

知县大人正在兴头上,一杯接连一杯向甄邦贤劝酒。甄邦贤想我只是策划者,真正的决定者是知县大人,我何必自寻烦恼呢。如此一想,他便释然了,与知县大人碰杯,也一杯接连一杯地喝酒,一醉方休。

知县大人为此事特意去了一趟省城,向学政大人细细叙述了一番事情经过,倒也没有过分贪功,只是有意无意表示自己担了莫大的干系,计谋的策划是甄邦贤的功劳。学政大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官场上的一套轻车熟路,洞察秋毫,表示自己理解知县大人的压力,暗示他心中有数了,并请知县大人带话给甄邦贤,其实只有五个字:“知道了,多谢”。

五个字足够了,能在学政大人心中留下甄邦贤三个字,得到学政大人的赏识,这是甄邦贤步入仕途的起点和基石。

自此,知县大人对甄邦贤更是信任,许多事情都放手让甄邦贤去办,有什么为难之处,也经常与甄邦贤商议。甄邦贤成了县衙里炙手可热的一个人物,几年时间里办了许多好事,当然也办了一些诸如乡绅公子行凶那样的斡旋之事,总之未出任何差错,声誉日隆。

一日甄邦贤正在县衙处理事务,收到一份文书,拆开一看原来是临近望江县知县升任府台的邸报。甄邦贤将邸报呈给知县大人,知县大人看也不看,随手扔在书案上,说:“此事本县已经知晓,未发邸报之前,抚台衙门的朋友已经告诉本县了。”

甄邦贤做了几年书办,已经洞悉其中的奥妙,各府各县的长官都买通抚台衙门及各道台衙门的相关人士,定时不定时地给他们塞一点银子,一有风吹草动,让他们提前通报。

甄邦贤说:“学生想来大人也是已经知道了,学生只是觉得此事做得不太公正光明,心里不免愤愤不平。”

知县大人不解,问:“此事与你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无关,你有什么可愤愤不平的?”

甄邦贤说:“学生不是为自己愤愤不平,正如大人所言,与学生毫不相干,学生是为大人愤愤不平。”

知县大人说:“与本县也不相干,为何愤愤不平?”

甄邦贤答:“想那望江知县论出身不如大人。大人乃科班出身,正经的进士甲第,金榜题名天子门生,而他不是。论政绩本县在大人的治理下数年来太平无事,上缴税赋逐年递增,民生安泰。论才干他更是没得比,他能升任府台而大人您却未能升,学生故而愤愤不平。”

知县大人抬手指了指上方,叹道:“你不知呵,他上方有人。本县如何能比呵!”

甄帮贤小心翼翼说:“所以,大人还是应该多去杭城,乃至京师走动走动,若大人能平步青云,学生等也能跟着沾光呀。”

知县大人拍拍甄邦贤肩膀,说:“多劳先生费心,有机会来时本县一定好好把握。”

甄邦贤又问:“望江县令升迁后,不知哪位大人补他的空缺?”

知县大人说:“这个朝庭自有安排,我等就不必操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