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 第419章

第419章

所以,周青林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他们吃颗定心丸。

虽说承诺了两年后才给他们安排上住房,可建造房子的地段,周青林已经开始找寻了,这不,就在前天,周青林已把盖房子的地方给决定下来了,位置就选在城西路泽塘那边。

与县城其他地方屋宅连片不同,县城西面居住的百姓并不多,特别是靠近路泽塘这边,那里除了十几间破烂的棚屋,剩下的就是坑坑洼洼的路面和一个发着臭味的大水塘了。

这就是南川县大名鼎鼎的路泽塘,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因为这里塘清水净,而是路泽塘实在是太臭了,特别到了夏天烈日酷晒时,塘内积存的脏水和秽物开始腐烂,发出阵阵恶臭,还有那蚊蝇乱飞的场景,实在令人作呕。

其实最早的路泽塘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因为连着护城河,所以塘里的水还是清澈见底的,可几十年下来,随着大涌变窄,很多支涌又被填埋,这使得原本有着活水的路泽塘变成了一塘死水。

再之后,水塘里的淤泥越积越多,加上周边居民又爱把垃圾和粪便都倒进水塘,长此以往,发臭是必然的。

那日周青林过去看时,就想到了解决的法子,既然已成一塘死水,何必还留着它,不如直接填平了,这样,臭味的根源不就解决掉了吗。

至于填水塘的泥土,离水塘不远处的地方不是正好有两个小山包吗,gān脆就用它们来填塘好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周青林就去县衙查了两个山包的归属,最后查到,这山包并没有卖出去,还是官府的产业,也是,这样臭烘烘的位置谁要啊。

没看到周边连住的人家都没有吗。

有了填塘的计划后,今年的徭役除了砍树和修考棚,周青林还加了挖泥填塘的活计,如今正有六个村的村民在路泽塘那边做活呢。

前天周青林特地去了趟现场,看到两个小山包差不多都挖没了,而原先臭水塘的位置如今已成了一块平地,视眼一下就开阔了起来。

等看到挖空山包后留下来的空地,周青林立马就想到这儿可以用来盖房子的事。

还有路泽塘边上那十几间破烂的棚屋,周青林准备到时候全都拆了,而后再给他们重新盖上新房子。

住在棚屋里的基本都是做苦力的百姓,想到他们肯定拿不出建新房的银两,是以,周青林早已想好届时让他们以工代偿的法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