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大人还是迷惑不解的样子,窦知县也没有卖关子,拉周青林坐下后,便细细为他解答起疑惑来。
从窦知县中气十足的说话声中,周青林终于知道了缘由。
原来在窦知县赴任南川知县前和赴任后的前几年里,朝廷拨给南川县的救济粮都是由晏州府衙转发的,县衙归府衙管辖,这样的操作都是正常程序,所以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可事情偏偏有这么凑巧,那一年窦知县的同窗调到了户部,给南川县拨放救济粮的事正好经了他的手,于是同窗之间信件往来时,那同窗就顺嘴提了提这件事。
谁知说者无心,听者却是吃惊不小,因为同窗信上所写的救济粮数额和南川县衙实际收到的粮食斤两足足相差了一半,很明显这是上级部门扣走了他们南川县的救命粮。
想到因常年吃不饱饭而面huáng肌瘦的百姓们,再想想那些担心孩子饿死,只能卖儿卖女的父母们,窦知县连着好几夜都没睡好觉。
他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不耻的人,这样的救命粮都敢贪,难道就不怕天打雷劈吗。
今日自己就是拼着乌纱帽不要,也得给全南川县的百姓们要个说法,于是窦知县就直接把这事写信告知了同窗,和书信一起寄过去的还有上告晏州知府克扣南川百姓救命粮的折子。
可想而知,景康帝收到这样的折子后有多气愤,本来他就头痛南川县年年需要拨粮的事,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从中捞上一把。
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景康帝直接下令彻查此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么多年的救济粮发放下来,南川县收到的粮食数额永远都是被克扣过的,且克扣数量都在逐年递增,可见对方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证据确凿,景康帝狠狠发落了时令晏州知府和其他一起同流合污的官员后,考虑再三,当下就下了公文,那就是,以后南川县的所有救济粮都由朝廷直接发放到南川县,不再通过任何部门转jiāo了,而南川县每年的赋税也直接上jiāo给户部。
有了这样的规定,至此之后,南川县收到的救济粮都是足额不缺少斤两的。
这样的消息对周青林来说简直是喜从天降,他心里突然有了南川县就和前世的直辖市差不多的概念。
且这样不是表明,自己往后要是在粮食增产上有什么建树的话,就不怕会被旁人分了羹,也不会被人抢了功劳了。
这实在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