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此时,连着赶了六七天的路,可一到安州,没有休息片刻,就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安排着事情了,且统筹方法也被自己用的溜溜的。
老徐头这几日可谓是chūn风得意,这不,原先走一步关一步的书院大门,这几天随时随刻都开着了。
而他自己,则从门房里搬出了桌椅板凳,再泡上一壶茶,然后大摇大摆的坐在那里,边喝茶边四处观望,美其名曰:看风景。
至于看什么风景,恐怕只有对门的老焦头知道了。
“徐伯!”
老徐头正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就看到周青林满脸笑容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他忙揉了揉眼睛,再看,果真是周状元回来了。
“哎呦哎哟!我们书院的大状元回来了!”
老徐头激动的不行,忙丢下手里的茶杯快步往院内跑去,边跑边大声嚷嚷,“咱们书院的大状元回来啦!咱们书院的大状元回来啦!”
喊罢,似乎觉得不太过瘾,老头子忙跑回门房,过了没一会儿就拖了一长串鞭pào出来。
于是,在周青林还未在老徐头的一系列骚操作中反应过来,噼里啪啦的鞭pào声就响彻了整个敬月湖。
班舍里的书生和夫子早在听到老徐头的喊声后,就都走了出来。
陈山长和韩斋长也匆匆过来了。
等众人看到烟雾中背着书箱笔直挺拔的周青林时,宛如见到了睡梦中谪仙。
周青林轻轻抚掉头发上粘的鞭pào屑儿,笑着对陈山长、韩斋长,还有崔讲学说道:“我想过来看看你们。”
......
陈山长特地领着周青林去了文昌馆,一同前去的还有见知书院的全体师生。
跨进高高的门槛,正对面便是孔圣人像,正厅右边挂着一块大木牌,周青林上前看了看,这木牌正是自己跑马拉松时,贴满挑战书的那块。
穿过回廊,来到文昌馆大院,只见院子左边高碑上,一行“大历三十二年壬寅科一甲第一名状元周青林”的字正刻在石碑的最高处。
“那日府衙送来喜报时,可把大家高兴坏了,这不才第二日,山长就安排了工匠,把你的状元榜刻到石碑上了,哈哈哈,你可是咱们大历朝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呢,可真了不起啊!”
韩斋长语气中透着满满的自豪。
而随行的书生们,看着周青林的眼里全是钦佩之色。
......
第二日,马车早早就过来了,车夫帮着把行李全都搬到了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