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叔叔,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要处理好教育腐败后,马上面临的就是教育改革了,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您老,还敢支持我吗?”李佳龙干脆把会遇到困难说了出来,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呵呵,小李呀,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教育改革成功了,那可是我们华厦国的福气呀,没事的,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干吧,解决不了的事情,找我。”
“好的,那谢谢叔叔了,你忙吧。”
“好的,再见。”
“再见。”
“耶……”
李佳龙打完了电话,伸出了两个手指,做了一个少男少女们爱做的高兴动作。
“呵呵,事情还没有开始呢,你高兴什么?”张丽玉脸贴在他的胸前,温柔地道。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吧,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等到时候慌乱,把事情做糟。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所以要先做好一切准备,以防万一。丽丽,我们要从适合我们华厦国的国情需要和保证实现学校的基本教育功能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生涯教育推行者需要从开展生涯教育的起点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关系和环节,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是呀,这个我也在想了。我认为,首先,应该是个体与社会两者不可偏废。在对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问题。
个人本位论从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出发,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使人成为人,使人性得以发展、完善,个人价值被视为高于社会价值。在西方的职业指导理论中,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其认识的基础是基于个人本位的价值思考和判断——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促进其在人性、理性等方面的发展,使其成为自由、完善、发展的人。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则强调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主张为了社会而不是为了个人需求来培养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生涯教育活动理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个人的生涯发展有赖于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生涯教育的结果本质上不是以个人而最终只能以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人的生涯发展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
因而,在具体的生涯教育活动中,生涯教育者应引导学生首先要了解和关注社会现实,分析社会需求。在生涯设计时,要学会对社会环境、行业发展、组织机构、工作岗位和人才素质要求进行基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扬长避短,树立信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
总之,生涯教育既要强调教育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注生涯发展者的自身需要,帮助个人在适应社会的前提下实现充分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地发挥。”
“丽丽,你说得太好了。我们华厦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但是,也不能只为社会,而忽视了个性的差异,应该在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像赶鸭子那样全部赶去钻研怎样考好试。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知识和人才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对呀,龙哥哥,这就需要教育部门的领导者站在一个为华厦国服务的高度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搞一刀切,全部打造应试的机器。”
“好吧,我就站在我们来源县的高度,来为我们来源县的教育着想。”李佳龙说着,又扑了过去,抱着张丽,亲昵地道:“怎么样,来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