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宁静致远
唯有在宁静中不乱看不乱听不乱说我们才能找回自己增长智能见人所未见听人所未听说人所未说天空金色迷人,骆驼步态优雅。
丝绸之路上的静谧沙漠,记录了生命的厚重、人间的冷暖。清脆的风吹驼铃之声,送去了中华的辉煌文明,带来了世间的无限智慧。
禅,就是心中宁静。这宁静是修身养性的妙方。
一个人坐在窗边聆听滴滴答答的雨声,躺在静谧的夜空下轻声数着天上繁星,站在江河瀑布前感受滔滔流水。这些时候,我们的心总是更容易沉淀下来,更容易达到一个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参悟的过程是心底最深邃最柔软的那部分——对于真理的响应。
无声参学,心却可以到达最遥远的地方。
像牛粪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苏东坡见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禅,不是知识,是悟性;禅,不是巧辩,是灵慧。不要以为禅师们的机锋锐利,有时沉默不语,不通过语言文字,同样有震耳欲聋的法音。
菩萨的大智是为了实践大悲大悲是为了完成大智两者运用自如相辅相成悲智双运才可以成就无上菩提佛光山最突出的标志是金身接引大佛,大接引佛左手下垂作迎迓状,右手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佛像全身贴金,每与朝阳暮霞相映,即现金光万丈,耀眼夺目。大佛脚下另排列着一圈与其相貌、姿态相同的佛陀,据统计共有四百八十座,皆镀金身,气派宏伟庄严。
佛光人的信条简单说其实就是结善缘、结人缘。人是依靠因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应该广结善缘,结缘越广,成就越大。
化缘度众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来请示:“发脾气要如何改呢?”
“脾气皆由嗔心而来,这样好了,我来跟你化缘,你把脾气和嗔心给我好吗?”
信徒的儿子非常贪睡,父母不知如何改变他,昭引和尚就到他家,把梦中的儿子摇醒:“我来化缘你的睡觉,你把睡觉给我吧!”听到信徒夫妻吵架,他就去化缘吵架。信徒喝酒他就去化缘喝酒。
昭引和尚毕生皆以化缘度众,凡是他人的陋习,均是以化缘改之,所到之处蒙其感化的信众不计其数。
化缘有缘,这本是美好的事啊!
立地成佛无德禅师,教徒非常严格,在他座下,有一位沙弥在走夜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
无德禅师知道了以后,就非常严厉地教训道:“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这是犯了杀生根本大戒,为免业报轮回,你应该到后山跳下悬崖去舍身谢罪吧!”
沙弥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闯下大祸,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到悬崖,预备殉身谢罪,但往下一看,哎哟!峭壁悬崖,只要往下一跳,立刻粉身碎骨,此时命在须臾,沙弥心想:跳下去,必死无疑;不跳呢,违背师父的指示,这可怎么办呢?沙弥左思右想,真是进退为难,忍不住掩面痛哭了起来。
就在他哭得伤心的时候,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刚巧经过此山,看到沙弥跪在路旁哀哀痛哭,便上前问道:“小师父!你为什么在此哭得如此伤心?”
沙弥回答道:“我踏死一只青蛙,师父要我跳崖自杀,忏悔谢罪!”屠夫一听,顿时悲从中来,悔恨万分道:“小师父啊!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屠来宰去,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多重。唉!小师父呀!你不要跳崖自杀,让我跳吧!让我来代你谢罪赴死!”
屠夫一念忏悔心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正当他随风飞坠,眼见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不可思议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典故,大概即源于此!罪业,在佛法里不是严重的问题,所谓严重,是造了罪孽不肯忏悔!忏悔的法水可以洗净一切罪业!即受戒的人,不怕犯戒,只怕不悔,因为破戒不重,破见才严重哩!
一个人心中有佛除了可以倾诉祈愿更能产生莫大的力量心中有力就不怕外界的伤害惠安的老奶奶,面容沧桑,眼眸虔诚,充满希望。她祈祷的是生命中的小事,信仰却伟大而充满力量。
佛教不是绝对的偶像崇拜,而是要相信自己与生俱来的佛性。
佛是人,具有充分的人性,以人为本;而人也是佛,提升人性,发挥人性,就到达佛性。
信佛,就是信自己。
心中有佛的人,如悬崖峭壁上娇艳绽放的小花,摇曳风姿;如川流险滩中的小鱼,逆流而上。
自己就是佛,便再也没有什么能将我们伤害。
贵州都匀,是一个偏远的苗族自治州的首府。每年六七月间,都会举办苗族六月六风情节。被长镜头虚化的背景里,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撑着缤纷的伞,兴致勃勃地观看这场热闹非凡的表演。
因自己是繁华世间万物中的一员而庆幸,因自己可接触到不同形态的人而感恩。
这就是包容万象的盛大中华文化。
世界不是一个人的唯有放下成见去除我执想想别人才能拥有全部的世界给人欢喜创建佛光山后,渐渐地,徒众慢慢积聚,大众所应共同遵守的宗旨、目标也渐趋必要。其中,我订定一个佛光人的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佛光人散播世界各地,他们奉行这四个信条,也确实自利利人,获得不少好评。
在香港,佛光山有一个分院“佛香讲堂”,平时信徒都是利用周末假期到寺院里礼佛,参与活动。如此一来,平常时间法师要做什么呢?除了用功修持以外,他们想到可以访问养老院,给他们欢喜;到孤儿院,为人服务。
有一天,住持法师就带了几个住众,到养老院为老人家服务,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当活动结束,准备要离开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匆匆赶来,拿了一包东西,朝一个法师的手里一放,并且说:“这个给你带回去给佛祖用。”没想到,打开来一看,竟是黄金、首饰。面对惊讶的法师,老人家淡淡地说:“我在这里多少年来,没有遇到一个法师来看望过;今天终于遇到了,我就当成是佛祖降临。因此,我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布施出来。”
法师们只觉惭愧,原来是要给人欢喜、信心、希望的,到最后竟是对方给我们欢喜,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希望,给我们方便。其实,我们想要别人怎么样待我们,自己先要怎么样待人;倘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收获自然会有的。
人间佛教的奉行者孙张清扬女士是孙立人将军的夫人,过去我在栖霞山时,经常见到她前来礼佛闻法,但是并没有和她讲过一句话。
1949年,我初来台湾的时候,因为谣传大陆来了六百位“奸细”佯装成出家人,引起当局进行大肆搜捕的工作,慈航法师与我等多位僧尼都在那时身陷囹圄。孙张清扬女士等人知道后,到处奔波说项,才将我们从牢狱中营救出来。
三十岁那年,我接办《觉世旬刊》,生日那天,蒙她厚爱,为我准备素席庆祝,并以全套金盘金碗热忱款待,席中她表示愿意出资供我留学深造,但我志在弘法利生,因此婉拒了她。
在当年贫穷落魄的时候,她的隆情厚谊固然让我铭感于心,但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为佛教所作的一切贡献。来台之初,她不但戮力于抢救三宝的工作,并且慷慨出资,助兴善导寺;变卖首饰,从日本引进《大藏经》;设立益华书局,大量出版佛书;后来,她不辞辛劳,行走各地,讲经度众,对于正信佛教的弘扬,功不可没。当年台湾政界的高级人士曾要求她改信耶教,但她不假辞色,拒绝不从,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表露她对佛教的坚定信仰。
在一篇文章中,她曾提及一段因缘:一年,她生了一场病,面斜嘴歪,失去往日的美貌,让她一度想要自杀。几经挣扎后渐渐转念,开始每日勤加礼拜观世音菩萨,终使病情转好。于此她发愿学习观世音菩萨慈悲救世的精神,对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事业,更是尽心投入,默默付出,不闻名利。
台湾佛教今日蓬勃发展,孙夫人的劳苦功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自从因孙立人将军事件隐居以后,人情的淡薄实在令人欷歔不已,年老之后,更是无人问候。我有感于她一生护法卫教,功不可没,因此经常去探望她。临终前,她将永和的自家住宅托付给我,言明作为佛教文化之用。往生之后,我虽知她有儿有女,但还是自愿为她付丧葬费用,并且将她的灵骨送往佛光山安厝在万寿园内。更将她的故宅改建,作为佛教文化的重镇,以纪念她一生推行“人间佛教”的贡献。因为,每一个对大众、对宗教有贡献的人,都值得赞扬,值得报答。
倒立桩,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练习的过程中,先是靠墙倒立,双手扶地,头顶下面垫一些书籍,以后逐渐减少所垫书籍的数量,并脱离墙体,头顶着地两手支撑。时间越长,则功夫越深。最终练到顶级时,双手贴于腿侧,只靠头顶着地,挺立不倒。
没有几十年的苦练,不会有此成就。当初创立武功的高深道人,更要有一颗敢为而坚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