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 > 四、度化弟子

四、度化弟子

佛陀的人间教化方式不胜枚举,度化的弟子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职业、种族、信仰,都给予平等的对待。所谓“四大河入海已,无复本名字,但名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增一阿含经·苦乐品》)这是佛陀提倡打破阶级制度真正平等的教法。

例如优波离尊者,虽出身贫贱,但是进入佛陀所创立的僧团,出家、证果,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当时,王宫诸位王子一一追随佛陀出家,优波离想到自己出身贫贱没有资格出家而悲伤哭泣;舍利弗知道后告诉他:“佛陀的教法,是究竟的自由平等慈悲,不论智慧、职业,只要奉行佛陀的教示,谁都能够成为佛陀的弟子,证得真理。”

佛陀于是为优波离剃度,七天之后,并介绍他与跋提王子等人见面。诸位王子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打招呼。佛陀说:“出家学道,先要降伏骄慢心,我先许可优波离出家,你们应该向他顶礼。”跋提王子等人听从佛陀教导,虚心地向优波离顶礼。(《佛本行集经·优波离因缘品》)那个时候,僧团除了形式上的衣食住行之外,也会有偏远少部分不能完全接受僧团规律生活的情况,佛陀就会派大弟子去指导他们,优波离尊者就是其中最好的人选之一。有时候拘眼弥国、沙祗国有了一些诤事,佛陀也会派遣性格和平的优波离去访问,调解争执。

有一次,佛陀又要派优波离到沙祗国,优波离却向佛陀推辞了。佛陀问他:“为什么不去呢?”优波离说,因为在雨季出门,袈裟湿了,穿在身上沉重不舒服,所以不想前往。佛陀听了他真诚的心声很感动,为此而修改戒律,让比丘出门可以多带一件衣衫。

由于优波离尊者自我要求严谨,行事庄严,备受大众的尊崇。佛陀还一一指导优波离探病之道,对生病比丘的饮食、汤药应如何规定等等。(《四分律名义标释》)佛陀对于弟子,都给予平等的得度因缘与公正的教导。例如:佛陀应允酒醉后要求出家的婆罗门剃度,婆罗门酒醒后,见到自己一身出家相,惊吓得落荒而逃。弟子疑惑地问佛陀,明知他的话不可当真,为什么还答应他呢?佛陀说,他好不容易生起一丝出家善念,要为他种下得度解脱的因缘。

巧喻调教引导弟子改过沙弥罗喉罗,调皮又爱开玩笑,时常捉弄来拜访佛陀的信者。有一天,佛陀走到罗睺罗住的地方,威严的样子把罗睺罗摄受住了。佛陀坐下来,罗喉罗拿水给佛陀洗足。佛陀一句话也没讲,洗足以后,才指着洗足的盆子对罗睺罗说:“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罗喉罗说:“佛陀,洗足的水脏了,不能喝的。”

佛陀训斥他说:“你就和洗足的水一样,本来清净,洗过就变脏了;你原本清净修道,但不守口慎言,不清净身心,就如同干净的水有了垢秽。”

佛陀再问:“罗睺罗,你拿这个盆子盛饭来吃,可以吗?”

“佛陀,洗脚的盆子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子不干净,不能装东西吃。”

佛陀再说:“你就和这个盆子一样,虽然做了修道者,但心里藏着垢秽,清净的真理怎么能装进你的心里?”

说过之后,佛陀用脚把盆子踢开,盆子滚动起来,罗喉罗非常害怕,佛陀问他:“你怕把这盆子踢坏吗?”

罗喉罗说:“不是,佛陀,洗足的盆子,就是坏了也不要紧。”

佛陀又说:“罗喉罗,你不爱惜这个盆子,等于大家也不爱护你一样。你不重威仪,不尊重自己,戏弄别人,谁都不愿意爱护你、珍视你。”

罗喉罗听了佛陀的教诲,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自容,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妄言说谎,努力改变自己的身心,后来成为“密行第一”。佛陀对罗睺罗的教育,不是一味的严厉,是慈悲中有严厉,严厉中有慈悲。

除了罗喉罗外,对于沙弥,佛陀都特别关心。像在远方弘法的迦旃延尊者,有一天派了他的弟子回到祗园精舍探望佛陀。佛陀见到迦旃延的徒弟从远道而来,立刻吩咐阿难说:“你在我的卧室再添一张床位,让迦旃延的小徒弟睡在我的住处。”这样细心的关怀,让远方弘法的弟子知道了,怎么不感动于心?佛陀就是这么一位具有人情味的圣者。

有时,对僧团修道生活不能适应的人,佛陀也成全他的人生,让他回归家庭、社会,做一名佛教信徒,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并没有减少。

佛陀不但现生示范教育,有时也会引证过去生中的因缘,曾做过的牺牲奉献,来勉励修道者,如《佛说九色鹿经》中九色鹿悲心救人,反被出卖;《六度集经》里鹿王代替怀孕的母鹿前往送死;《旧杂譬喻经》的鹦鹉衔水救森林大火;《太子须大拏经》里,须大拏太子发愿广行布施,济拔众生,虽然遭受极大痛苦,也无怨无悔。《中阿含经·长寿王品》记载长生童子的以德报怨,他有几次机会可以杀梵豫王来替父亲报仇;但是,一想到父亲忍辱不怨、恶来善往,“莫起怨结”的教化,他三次放下手中利剑。宽宏大量的举止也感动了梵豫王,从此解决了两国的仇恨。这些不都是佛陀对人间的教化、慈悲的示现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