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佛教崇拜偶像,在我看来,偶像是心中的典范,是升华的信仰。心中如果没有偶像,如何能“见贤思齐”呢?
见到佛陀的圣像,我们顶礼膜拜;见到耶稣的十字架,我们也给予赞美啊!历史上的圣贤明君、忠臣义士,是我们的偶像;甚至父母师长、有德有学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偶像啊!
一块布做成了国旗,我们可以为它牺牲,因为它不再是一块布,它代表了国家。一块木材拿来做成祖先的牌位,我们就要把它供奉起来,这就是偶像的崇拜。
佛教在随顺世间法上,主张人要有偶像的崇拜,但在第一义谛的教义里,则没有偶像的观念。正如一个人,还没有过河前需要船筏,一旦过了河,当然就不必背着舟船走路了。
昔日的丹霞禅师在一间寺院里挂单,因为天气严寒,于是取下木刻的佛像来烤火,当家师一看,非常生气地斥道:“你为什么烧佛像?”
丹霞禅师说:“我在烧舍利!”
“胡说!木头的佛像哪里有舍利?”
“既没有舍利,要它何用?那就多拿一些来取暖吧!”
保护佛像的当家师并没有认识佛性;烧佛像取舍利的丹霞禅师,反而才是认识佛法的人。
所谓偶像,不在外面,而是建立在我们的心上!外面的偶像只是为了启发、建立我们心中的偶像,因为所谓的“偶像”,可以让我见贤思齐!所以佛教是拜偶像的,佛教也是超越偶像的,有没有偶像,要不要偶像,其实还是在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