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 眼不见为净

眼不见为净

汉武帝有一天与宠臣寿王和东方朔谈及什么东西最干净的问题。

武帝问:“世上以何为净?”

寿王道:“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均以水而得洁净。东西脏了,经过水洗就得洁净;身体污秽了,用水冲洗也能尘垢尽除。”

东方朔听后不以为然,反问道:“假如有人把尿液掺入酒里,请问如何以水为净呢?”

汉武帝听后深觉有理,再问东方朔:“依你之见,以何为净呢?”

东方朔答道:“臣以为‘眼不见为净’。”

汉武帝再问:“眼不见为净,那世上又以何物最为污浊呢?”

东方朔回答说:“那只在于见与不见的分别罢了!”

《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所谓“净”,完全是业力上的分别。狗以大便为美食,秃鹰以臭肉为佳肴,吾人看之,是净是不净?

◆◆◆俗云:“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乐趣;有时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乐。

人家背后批评我,我不知道,也就随它去了;有一些忧烦的事,我已记不得,那就管它去吧!假如有人想算计我,有人讨了我的便宜,因为我不知道,心里就不会有罣碍。亲朋好友,有一些不顺利的事,我不知道,就不会为他忧烦;家人骨肉,发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我不知道,也不会为他着急。

明天有一些不好的事,我今天不知道,今天就能过得很快乐;明年我有一些灾厄危难,因为我不知道,我今年就会活得很安然。

人都希望要知道很多;其实知道得愈多,烦恼也愈多。知识不但是烦恼的根源,知识有时也会生病;知识生病了,就成为“痴”。所以,当知道的时候应该知道,因为太过无知,就会给人批评为愚蠢;不应该知道的,也不必要知道,所谓“大智若愚”,如此才不会失去原有的自在。

世间上的事,都是从分别而认识、而知道;既然是分别意识中的知见,就会计较,就会患得患失。所以,僧肇大师喊出《般若无知论》,以般若智慧的最高极限是乃“无明而知”;也就是要从大圆镜智不分别而能全部现前,这才是圆满的真知,否则所谓“难得糊涂”,面对世事纷纭,不知道也自有不知道的快乐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