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 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

“径路窄处,须让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须留三分与人尝。”

我非常欣赏以退为进的人生观,当一个人前面的世界遇到瓶颈时,大可不必沮丧泄气,后面的世界是更宽广,更值得大家去开拓的。

李密庵的“半半歌”道——“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

我平常也认定这个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

“白天一半,夜晚一半;

善的一半,恶的也一半;

男人一半,女人也一半;

自由民主一半,专制集权也一半;

佛的世界一半,魔的世界也一半;

这个世间,真的一半,假的也一半;

谁也无法统一另外的一半。”

◆◆◆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有的人为了功名富贵,总是不顾一切向前争取。前面是险坑,跌下去会粉身碎骨;前面是一道墙,撞上去会鼻青脸肿,这时候如果懂得以退为进,转个弯、绕个路,世界还是一样会有其他更宽广的空间,这正是古人所云:“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先贤圣杰,从官场利禄之中退下,是为了再待机缘;能人异士隐居山林,是为了等待圣明仁君。有的人“韬光养晦”,有的人等待“应世机缘”;多少有德饱学之士都深谙“进步哪有退步高”。

春秋时候,楚王的三子季札,因为贤能,父王要传位于他,而他谦让说,上有长兄,应该由长兄继位。长兄去世以后,因其贤能,国中大臣又再举荐他为王,他说还有次兄;次兄去世以后,全国人民又一致推举,希望他能出来领导全国。他说“父死子继”,应该由故世的先王之子继任王位,故而仍然退而不就,所以后来在历史上留下贤能之名。可见退让不是没有未来,退让之后往往在另一方面更有所得。

三国时代,刘玄德知道太子刘禅无能,要诸葛孔明取而代之,但因诸葛亮谦让,反而在历史上留下忠臣之名。周公辅佐成王,虽是长辈,一直以臣下自居,所以能成周公的圣名美誉。此皆证明,退让不是牺牲,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以退为进,更能成功。

以退为进,是人生处世的最高哲理。人生追求的是圆满自在,如果只知前进不懂后退的人生,它的世界只有一半;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反而可以将我们的人生提升到拥有全面的世界。

◆◆◆后退,并不是畏缩不前,也不是消极厌世,后退充满着谦逊忍让、积极进取的精神。

不让一步并不表示胜利,在军事学里,有时打胜战并不表示胜利,吃败战也并不表示失败,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可以将我们提升到更宽广的境界。

◆◆◆人生的前面只有半个世界,你回过头来,后面还有半个世界,所以前进不一定是好的,后退也不一定不好。

人的一生,应该要能进能退,进退自如。你只知道向前,碰壁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你只知道退后,后面有个悬崖、陷坑,你怎么办呢?

破冰之旅,冒险前进,你该进;退守防线,以保大局,你该退;在功名富贵场中,在感情、金钱、人事中,“应进则进,应退则退”。一个人能够通情达理,自然也会进退有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