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 丰裕之后的省思

丰裕之后的省思

衣服、鞋子、日常物用太多了,住所变成了仓库;土地很多,东一块、西一块,自己管理不了,别人处理不了,成为带不走的麻烦;房屋很多,南一栋、北一栋,到头来甚至不知道住在哪里才好?儿女很多,很有福气;福固然很好,气多了,也抵消幸福。

丰裕不可泛滥,泛滥就成灾难了。

◆◆◆曾经有一位信众,要送我二十四把茶壶,每一只茶壶上都刻有《心经》,且外表形状都不一样。他不知我平常喝茶,只需要一只茶杯就满足了。

用饭时,一位信徒一直在我旁边夹菜,并说道:“师父!您不要吃饭,多吃菜。”

“不吃饭怎么会饱呢?”我不解地问。

“会呀!我已经两三个月没吃饭,只吃菜。”

我回他道:“你要成仙当然不用吃饭,我要成道所以要吃饭。”

富裕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富裕之后仍能惜福更好,一个人的福报如我们银行的存款,必须要有积存才能支出,而珍惜大地资源、勤朴节约就是修福的最具体行动。

许多年前佛光山就发起过“废纸回收”,我自己更是从丛林受训时,就“惜字纸”,一张纸不仅两面都会利用,连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也会挤上几个字,有时还会用色笔在纸上再写一遍,除非到真没有办法分辨时,才会不舍地丢弃。

佛光山有二千多名住众,可以接待五千多人的设备,最初一切建筑计划皆出自我的构想,并无建筑师或设计师。犹记得在建大雄宝殿前的成佛大道时,正逢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就率领徒众,用手一块块将石板磨出来,虽有点粗糙,却铺出一条成佛大道;灵山胜境前的红地砖,也是自己铺的。因为佛光人有一个信念:自己若没有办法做的事,就不必指望别人做!

一直到现在,我仍谨记着惜福之法:

一、只字必惜,贵之根也。

二、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三、片言必谨,福之基也。

四、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现在凡事皆用设备代替人力,这到底是人力的进步呢?还是人力退化了呢?

现代人四体不勤,处处依赖机器,失去作业的乐趣,何尝不是损失?

机器万能,人控制机器,机器做人的事,人成为为操作机器而活的生物,这是人所希望的吗?

◆◆◆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别人开五年的车就要汰旧换新,他的一部车可以开十年,因为一般人在红灯停车时,总是在靠近时才猛踩煞车,而他懂得在远远的地方就放慢速度,等靠近红灯,车速也慢下来了。尽量减少猛然煞车的次数,就能保持车子的性能,延长车子的寿命。这是一种惜物的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