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另类的财富 > 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

,包含所有的时空、人我对待。一念之间,在时间上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在空间上超越东西南北十方。一念之间,如虚空之拥有宇宙;一念之间,如白驹过隙之迅速。我们的一念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一、成功与失败在一念之间:企业家如张忠谋、林百里、郭台铭等,他们成功的庞大事业,是在当初一念之间发展出来的;另外有许多台湾地区的大佬、企业名流,他们最后垮台倒闭,也由于一念之间算计不善。一念之间让多少人成功,一念之间也让多少人失败,甚至疆场上的一名将军,一个口令,可能让万千人丧生;圣贤仁王的一个好念,也可能使无数黎民因而得救。大人物的一念之间,关乎国计民生;小人物的一念之间,影响自己全家生存得失,一念之间,岂可不慎!

二、快乐与痛苦在一念之间:一般人都希望增加物质的拥有,物质享受固然其乐无比,但是一旦拥有的东西失去了,就会陷入愁云惨雾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因此,一些有道的圣者,如东晋的道安大师,他希望自己拥有的东西愈少愈好;大梅法常禅师“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株松花食有余”,他也不胜其乐;大迦叶居冢间,与白骨为伍,其乐也无穷;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痛苦与快乐不是决定于外在物质的有无,而在自己心境的修养。

三、富贵与贫穷在一念之间:世间上,人有贫穷富贵之分,但是贫富不在于钱财的拥有多少。有的人家财万贯,但心里不满足,他就是富有的穷人,也有的人阮囊羞涩,但是知足常乐,他就是贫穷的富者,因此从物质上很难定人的贫富,心境才能决定一个人的苦乐。心理不满足的人,虽居天堂,犹如地狱;少欲知足的人,虽处地狱,也如天堂。可见贫富只在于一念之间的满足与否?

四、善良与邪恶在一念之间:《大乘起信论》说,“一心开二门”。二门就是“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真心是一,明白真心则了脱生死,见到自性;假如不能明白自性,只有五趣六道轮回。因此,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也拥有天堂地狱。有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一再生死轮回,所以与其了解三千大千世界,不如了解自己的真心。

五、觉悟与迷惑在一念之间:一念觉为悟,一念痴为迷,“迷即众生悟即佛”,因此诸佛菩萨的净土,其实只是居住在觉悟之中;法界凡愚众生则是住在迷界里。假如一个人心中有佛菩萨,有道德良心,有众生的利益,他离觉悟也就不远了;假如这个人心中只有自私自我,只有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重视别人的福祉,这就是痴迷到极点了。

六、天堂与地狱在一念之间:常有人问:“天堂地狱在哪里?”当然,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不过此说一般人并不容易了解。其实,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你看,那些生活舒适,衣食住行十分享受,家庭和谐无诤的人,就是生活在天堂;反之,妻离子散,三餐不继,甚至受到刀伤、枪杀、棍打,乃至市场中那些吊挂、倒提的,不就是地狱吗?但真实说,天堂地狱在我们的心里,心中一念善就是天堂,心中一念恶就是地狱,你愿意在天堂里呢,还是在地狱呢?可以解剖自己的一念之间在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了。

以上所说,三千世界、大地山河、无量阿僧祇劫、无数芸芸众生,乃至天堂地狱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一念之间不可小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