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上凡事都有等级差别,拿金钱来说,韩币不及日元,日元不及台币,台币不及美金,美金不及英镑,英镑不及欧元。若以交情来论,同学不如朋友,朋友不如亲戚,亲戚不如家人,家人不如自己。就等于小学老师不如中学教员,中学教员不如大学教授,大学教授不如学者专家。以下兹就类此之对比,列举数例说明:
一、聚金不如积谷:平时一般人都好贪财,喜欢积聚金钱,但是一旦重病在床,空有黄金,无人买米,黄金何用?台风地震过后,五谷欠收,再多的钞票也买不到一斗米。战乱时,随着逃亡潮,即使身怀金条,也换不到一块面包。所以,人之性在有所得,但是懂得积聚,也要会算什么东西对人生比较需要,否则聚集很多东西,到时候黄金如砖块,倒不如积一些人情、因缘、功德,可能比积财更重要。
二、强梁不如商量:人之性格,有的人喜欢用高姿态欺压下面的人,例如讲话都是命令人:“你要马上做好”,“你要尽速完成”。表面上别人不表反对,但是内心不服,所以强梁命令,不如商量拜托。因为即使地位再高,权力再大,对朋友、同事乃至属下,如能客气地拜托,别人也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你做事。
三、严师不如益友:一般学生喜欢慈悲的老师,不喜欢亲近严师。事实上“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是严师共同的心情。只是有时候让我们心悦诚服,对我们有所帮助的,反而是一些学长、益友的从旁协助,因为他们不像老师之严厉,反而容易让人接受。所以老师者,要如师如友,如父如兄,能让学生敢于亲近,才是好老师。
四、百闻不如一见:“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人常常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凡事总要亲历一回,总想见上一面。尽管有的人见面不如闻名,见了面发现不过如此而已,但终究是得个心安。
五、求人不如求己:人生凡事求人,可能人家会拒绝你所求、应付你所求,或是马上拦截;最好是求神明、佛祖,因为他们都不开口,你也不知道他们是拒绝或接受。但是有时求人,人不能如我所愿时也不能怪人,因为人家给你是恩情,不给是本分;最好是求己,自己都求不到,如何求人?
六、改名不如改心:有的人不欢喜小时候所取的名字,总想改个名;有的商店不能赚钱,也想换个号。甚至有一些政要的名字里有“火”、有“水”,大家就把国家的火灾、水灾频仍,归诸于他们。事实上改名是小事,横竖是假名;名字背后的意义,才是重要。你看早年的台湾地区,一些人的名字虽然俗气又不雅,如:牛屎、阿土、罔市、阿花等,其实是长辈的用心,主要是要他做人低调、平实,甚至不雅不好的名字,也能为自己消灾解难。所以,一个国家社会或是个人,不是改名就算数,改心才重要,心正则一切皆正,心歪一切皆歪,因此与其改名,不如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