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的忙碌弘法行,像个轮子转动,没完没了。但求以“人生三百岁”的马拉松的精神毅力,持守我一生奉行的戒律: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
各位护法、朋友们:新春好!
自前年宣布“封人”后,我的弘法岁月并未休息,依然在推动教育、阅读写作、课徒开示、复兴祖庭,及宣扬人间佛教中,一心建立善美净化的地球,而不敢有片刻的懈怠。年月忽忽地过了,转眼间,又届腊梅吐香的岁末年初,我衷心祈愿祝福,新的一年,各位护法、朋友们,“子德芬芳”,“众缘和谐”。
我一生欢喜做个“不请之友”。这一年来,佛光山各别分院举行法会,我无不欢喜前往为信众开示修持法要,只是对于一些会议及大型讲座,我已不再参与了。云游世界各道场,为徒众指导腊八粥的料理方法,“以粥代茶”,聊表佛门对世人的一份感谢之情。美术馆、滴水坊、社区大学的未来发展,我秉持的是“给”的人生哲学,给得越多,拥有的世界会更广阔。针对佛光会和寺院在当代扮演的弘法角色,我提出活动设计要多元化,传教者必须要有接引信徒的热心。读书阅读研讨会、学术论文发表会、硕博士座谈会的学员大众,我提出“培育人才”的重要,并希望人人养成阅读习惯,因为,新世纪的新时代潮流,则是建立在“知识力”,阅读与知识,是应世无碍的妙方。
佛光会成立十六年之际,我用“过得欢喜,行得正派,活得自在,身心平安”这十六箴言,勉励全球佛光人,从生活中体证佛法;在大陆三峡博物馆、重庆华岩寺四川佛学院,讲说“生命的密码”及“以忍为力”;以“凤凰卫视与佛光山的因缘”、“心的管理”、“包容的人生哲学”、“和谐社会”等题,与凤凰卫视刘长乐总裁进行对谈。当代社会问题虽然层出不穷,但终究是人的贪瞋痴所致,佛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我净化欲望,是永不变易的人类的安身之道。随缘讲演,随喜开示,不论语言、文字乃至我的题字等等,不过是我对佛法至诚恳切的信仰历程,经过岁月的淬练,成为少分的心得,希望这点心意,能够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开拓。
去年六月,旅美企业家赵元修、辜怀箴夫妇的热心介绍下,我到美国明尼苏达州梅约医疗中心进行身体检查。十天的诊疗中,这里的和谐、谦让与亲切,使我深受感动,不禁写下《梅约医疗中心检查记》一文,记录这里的所见所闻,并刊载于《讲义》杂志。
二十一世纪是地球村的世纪,宗教之间,更应彼此交流,和平共处。由于我是宗教委员会的主委,负责台湾宗教界的联谊工作,所以去年元旦夜,由基督教主办、十二个宗教团体承办的“二〇〇七年尊重与关怀音乐祈福大会”,高雄市举办的“跨宗教座谈会”,以及董氏基金会邀请七大宗教团体,针对“自杀防治”进行座谈等,共同为人类的未来寻求希望、和平与爱,这样的交流合作是令人可喜的。
位在台南的南台别院、日本的首座别院“宗教法人临济宗东京佛光山寺”、新西兰北岛佛光山及南岛佛光山、澳大利亚中天寺天界宝塔相继落成启用后,历经二年多建设,扬州鉴真图书馆就在开春元旦这一天开馆了。未来,我们更计划在黄金海岸设立“世界佛教研究中心”,以促进佛学的研究、宗教的和谐为目标。
我在澳大利亚主持三皈五戒典礼期间,缅甸传来佛教僧侣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他们走出寺庙,代表人民对自由的心声;他们用平和的静坐,希望唤醒国家的进步。遗憾的是,象征大悲大勇的僧袍却遭暴力的血腥。武力是不能为世界带来和平的,我们虔诚向佛陀祈愿:支持缅甸僧侣,祝福缅甸僧侣。
历史上,佛教从不以武力屈服世人,佛教是用和谐包容,用慈悲用爱心,让人们欢喜信受。寺院的晨钟,皆是声声祈愿“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钟声扬十万亿佛土,愿洪钟阵阵,为三千法界众生带来无有恐惧的和平。
唐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使得寒山寺的钟声响彻国际;如今,寒山钟声更远传台湾。承蒙苏州寒山寺性空长老与秋爽方丈厚爱,将二〇〇六年重铸仿唐古钟“和合钟”的其中一口钟,赠与佛光山,并永结两寺和合之好,缔结为兄弟寺。为此,特于林口体育馆举行一场“和平钟声到台湾——两岸和平回向法会”,万人念念祝祷两岸的未来,同时扬起和平的钟声,不要发生让人民恐怖的争战。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写下:“一弯浅水月同天,两岸乡愁夜难眠;莫道佛光千里远,兄弟和合钟相连。”我也以“两岸尘缘如梦幻,骨肉至亲不往还;苏州古刹寒山寺,和平钟声到台湾”一偈,表达对这段善因好缘的感想。
佛光山在二〇〇七年,还有值得一提的各地好事:佛光大学与日本大谷大学结盟,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普门中学与远东科技大学,缔结为教育伙伴策略联盟。普门中学女子体操队,荣获全台运动会团体组成队冠军;新西兰南岛佛光山荣获新西兰国家级建筑大奖和环保绿建筑奖;中天寺为布里斯本旅游导览DayTripSecretsBrisbane,列入广受欢迎的参拜胜地。
人间佛教从台湾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南华寺举办一场非洲史上首次集体佛化婚礼,日内瓦会议中心首次举办八关斋戒,印度加尔各答禅净中心的佛诞节云水佛车浴佛法会,重现佛陀打破封建种姓制度,让人人都有领纳佛法的平等权利。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圣火传到了荷兰荷华寺;世界佛光青年团由团长慧传法师领导,在瑞士联合国会议厅举行大会。这些历史的创举,背后都是无数佛光人长年耕耘,所展现的辉煌成果。
针对全球性普遍的社会问题,国际佛光会及佛光山全球各道场进行一系列响应“世界环保日”活动,诸如净滩、植树造林、环保体验营、节能节约的新生活等;欧洲发起“国际儿童绘画比赛”,以响应“国际消除贫穷纪念日”,将关怀人群及慈悲理念根植儿童心灵。甫成立的大专院校香海社团,规划“爱心‘菲’扬”、“记录台湾·认识自己”公益旅行活动,教导年轻朋友深入了解民间疾苦,体认贫穷,并从中感恩这一切所有的幸福。
还有,数十年来不曾停步的“佛光山岁末新春敦亲睦邻”活动,慈悲基金会推动的“高雄市新移民家庭健康筛检”计划,伦敦佛光山举行的“全欧首座佛教团体举行关怀街头流浪汉祈福会”,佛光会举办的“助念讲习会”、“全台亲师教育巡回研讨会——家庭与学校”,南华大学举办的“少子化现象对高等教育之冲击与招生因应策略研讨会”,人间大学、亚洲大学心理系联合发起的“宗教咨商实验室”等等,这些社会教化的活动,体现佛教关怀人群的“行佛”精神。
因应时代趋势,佛光山着手建构行政资讯化,为信徒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佛光山全球资讯网每年浏览人次超过五百万人次以上,每日提供实时“佛光新闻”、网络抄经、祈福、早晚课等,让网络成为修学佛法的道场;《人间福报》推出周末版,为社会大众设计丰富具深度的人文议题;人间佛教读书会让爱书人有阅读分享平台;人间卫视为迈向“亚洲华人NPO慈善媒体平台”愿景,节目创新内容,以带领国际人士深入了解华人对社会关怀的发心。
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问题也随之复杂化。解决人类问题,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环。长年以来,我对僧伽教育与社会教育,一直倾尽心力,为教育这个“树人”的田地耕耘着。去年,宜兰佛光大学佛教研修学院开学了,这是第一所“教育部”承认的佛教高等教育学院。第一期共招收五十位学生,全程英文授课,培养台湾青年跃上国际舞台的能量;而由韩国李亨淑教练领队的佛光大学女子篮球队,为运动绩优选手规划完整的教育;南华大学雅乐团相继应邀至世界各地表演,都让世人认识佛教年轻、活泼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