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公案】宋朝文豪苏东坡对于禅的修持很有心得,他有几首诗说得很好,把禅的境界分成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没有参禅之前的境界: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真正参禅的时候,他又有另一番境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开悟以后,他又做了一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最后这首诗,气势尤其磅礴,非常惊人。
有一天,圆智证悟禅师去看此庵景元禅师,两人夜里闲谈,证悟禅师就举苏东坡的诗,说这是不易到达的境界。
此庵景元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说法还没有看到路径,哪里能说到了目的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