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青登晋升!左大臣 上总介 大老!【4900】
今日的重头戏,可不止有女皇的登基大典。,天\禧!小?说?网+ *免+费~阅¢读*
为了提振士气,也为了彰显新朝的气度,和宫将在即位礼毕后,直接举行隆重的论功行赏大会!
和宫没有遗漏任何一位功臣,统统予以封赏。
提供这份“功臣名单”的人,自然正是青登。
在这激动人心的封赏大典中,获赏最多、最受瞩目的人物,当属青登本人。
亲笔把自己的名字添在“功臣名单”的首位……虽显尴尬,但青登问心无愧。
我不拿首功,那揽此荣誉的人,还能有谁?
只要青登愿意,他完全可以对着殿内群臣喊出“设使天下无有我,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豪言,不会有任何人敢反驳他。
事实上,早在几日前,这份“功臣名单”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泄露出去。
松平容保得知自己赫然名列其中后,直接找上青登,以最为恳切的态度表示自己愧不能受。
他给出的理由相当充分——他无力压制西乡吉之助,害“长州征伐”功亏一篑在先,弄丢天皇和太子在后,只因他的无能,才害天下局势一再糜烂,纵使先前立有些许功劳,也早就被抵消殆尽了,实在无颜受赏。
诚然,松平容保近期以来的表现乏善可陈,但出于各种方面的考量,青登还是将他的名字添进“功臣名单”之中。
“你本可以获得更为丰厚的奖励,这已经是功过相抵后所剩下来的赏赐。”——青登这般劝慰道。
就这样,在青登的好言相劝下,松平容保才总算是愿意接受女皇的赏赐。
朝廷方面的封赏,主要就是擢升官位,跟授勋似的——一枚小小的勋章或许不值一提,但其情绪价值却是拉满的!
不会有人嫌自己的钱太多,同样也不会有人嫌自己身上的荣誉太多。
松平容保从原先的正四位下左近卫权中将擢升为三位右近卫大将。从今往后,他就不再是“会津中将”,而是“会津大将”!
土方岁三、山南敬助、近藤勇等人,也都一一获得他们应有的赏赐。
土方岁三获授大宰府博士(从七位下)。
山南敬助获授弹正台少疏(正八位上)。
近藤勇获授八省治部大解部(正八位下)。
从某种角度而言,包括松平容保在内的所有功臣,全都是负责陪衬的“绿叶”——他们仅有的职责,便是衬托那唯一的“红花”。
今日这场封赏大会,其主角一早就注定了。
终于……当青登起身移步至高御台的正前方时,一种奇妙的安谧支配殿内。
殿内群臣无不屏住呼吸,直勾勾地看向那道颀长的背影。
敬仰、羡慕、期待……情绪各异的一束束目光集中在青登的身上。
大家都想知道,这个横压一世的天之骄子,究竟又会享有多么惊艳的荣誉!
在殿内众人的殷切注视下,宣命使(负责宣读圣旨的官吏)缓缓展开手中的圣旨,稍作停顿,随即以沉稳、平缓的口吻,一字一顿地朗声道:
“敕曰:
“卿忠勤夙著,翊赞朝纲,功业昭彰,朕心嘉慰。^w\a.n\o¨p+e~n¨.?c-o!m!
“今特赐姓朝臣,擢升左大臣,兼领上总介之职,以旌尔劳。
“夫爵赏酬功,位禄彰德。往惟恪慎,克尽股肱之任,用副朕托。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霎时间,殿内众人的呼吸仿佛都停了。
尽管已经做足心理准备,但宣命使所诵出的内容,还是令殿内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但凡这类诏书,都是使用“宣命体”——即特殊的日语文体——语言风格迥异于汉文与日常用语,不仅有生僻的字词,而且念诵时的语调还特别奇怪,所以不是特别好懂。
不过,具体的封赏内容,殿内众人还是听明白了。
这一回儿,青登一口气获得三项赏赐——赐姓“朝臣”!升任“左大臣”,加封“上总介”!
其中的随便一项,都足以令人惊叹不已!
“八色姓”早就是名存实亡,在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便停止授予。
青登先前之所以获授“宿祢”(八色姓的第三等),完全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是时,青登粉碎了长州人的“火烧京都”的阴谋(池田屋之变),随即又击退了长州人的侵袭(京都夏之阵),功劳太大,朝廷不知如何赏赐,不得不重启“八色姓”,赐姓“宿祢”,以示恩宠。
这本就是特事特办,没成想其位格竟还能提升!
“朝臣”乃“八色姓”中的第二等,高于“宿祢”,仅次于“真人”。
“真人”一般不外授,所以“朝臣”就是臣子所能荣获的最高级别的姓。
曾经独领风骚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豪杰,在自夸自擂的时候,都只敢以“朝臣”来标榜,不敢把“真人”的头衔揽在自己头上。
获授“朝臣”固然可喜,但跟“左大臣”相比,毫无疑问是后者的含金量更高!
青登原有的官职乃从三位左近卫大将,如今直接连升数级、跨了一个大等,擢升为正二位左大臣!
正二位的官职共有两个,一是左大臣,二是右大臣,前者的级别在后者之上。
除非是丰臣秀吉那样的特例,否则官位更高的关白(正一位)、太政大臣(正一位、从一位),都只能由血统高贵的五摄家来担任。
【注·五摄家:公家之中最高位的家格。前2大摄家:近卫氏、九条氏。后3大摄家:鹰司氏、二条氏、一条氏】
换言之,“左大臣”已是一介臣子所能获授的最高官位!
至于上总介,它与安艺守一样,属于“地方官”的序列。
各国的最高长官称为“守”,次官称为“介”。
上总介即上总地区的次官。
只不过,上总、常陆、上野三国乃亲王属国,并不在这三国设“守”,所以“介”就是这三国的实际上的最高长官。
在五畿七道六十六国中,上总、常陆、上野是最高级别的大国,其中又以上总最为尊贵。
综上所述,青登新获的这一系列荣誉的含金量,大致如下:
论八色姓,乃最高级别的“朝臣”。
论中央官位,乃最高级别的“左大臣”。~x+i_a.o^s¢h¢u^o/c,m-s?.*n.e¢t′
论地方官位,乃最高级别的“上总介”。
一言以蔽之,和宫基本是把能给的荣誉、能授的官位,统统交予青登!真正意义上的赏无可赏、封无可封!
当青登的这一连串崭新头衔向天下公布后,世人无不感慨其地位之崇高、其身份之尊贵。
纵使早就见惯“仁王”的独步天下,也还是被其显赫成就一次次地打动!
然而,令世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仁王”的晋升并未到此结束!
就在和宫的登基大典与封赏大会圆满结束的短短几天后,幕府的赏赐来了!
重创奇兵队、击溃法奇联军、拯救江户、驱逐“一桥派”、荡平水户、降服奥羽——青登于数月前立下的这一系列战功,以及最近新立的“收复五棱郭”的平叛之功,至今尚未兑现为应有的奖赏。
之所以一直拖着不赏,主要是因为局势不稳,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的缘故,便是德川家茂重伤昏迷,无人能主持大会——遍观幕府上下,除了德川家茂本人之外,还有谁有资格赏罚青登?
眼下局势虽未安定,但总归是平静了些许。
如今的大津乃江户幕府的“临时首都”,幕府的核心部门全部迁移至此。
若欲举行封赏大会,便应将场所设置在大津附近——青登等人不可能为了办一个会,而千里迢迢地赶回江户。
然而,青登的橘邸终究是太小了,级别不够,而大津城尚未竣工,才刚建好围墙。
因此,在青登的拍板下,最终选择于京都的二条城(将军在京都的行宫)举行幕府方面的论功行赏大会。
在经过简单的探讨后,决定由天璋院来代行将军职责,亲自主持相关典仪。
具体的详细经过,没有赘述的必要,反正也没人关心。
就跟数日前的朝廷封赏一样,世人只关心青登又得到何许赏赐。
跟朝廷相比,幕府没这么多的荣誉头衔——但后者的物质奖励,却是前者远不能及的!
幕府对青登的详细封赏,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