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对面果子铺开门,又立即去搬了自个儿那两套桌椅给摆上。桌椅不像摊车锅炉,不好每日往家里搬,放在外头又不放心,她便与最早开张最晚打烊的果子铺老板商量,每日付两文钱,早晚收摊时可将桌椅暂放在他铺子。
小食摊一切备好,不多时,食客就陆续上门。
隔两日没做生意,今早再出摊,食客都顺口问及缘由,莫轻轻解释之余,还笑呵呵指了指张贴在摊车顶头、那张挑灯连夜设计出的宣传单。
“莫家食肆,对面下了桥左行五十步地,三日后正式开张。当日上门还有折扣,希望各位多多捧场啊。”
言罢,再一遥指河畔对面的铺子。
“哟,小娘子都要开食肆了,恭喜恭喜啊。”
“那日后再碰上yīn雨天,咱也不愁没这粉丝汤可吃了。”
“是啊是啊,放心,我们一定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道着贺,再有更好奇地,还照着她所指一眺望,感叹道:“对面那铺子,不是当年萧公子的医馆吗?”
“萧公子是何人?”
“你来这没多久,不知也正常。我跟你说,萧公子那可是鼎鼎有名的神医……”
莫轻轻笑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谈论声,手里忙个不停。虽不知这萧公子到底有如何神,但眼下可是隔空为她免费打了一手好广告。谈论神医的人愈多,铺子就愈多人知晓,那她的食肆,可不就跟着露了个脸吗?
也多亏这萧公子,今日的小食摊前异常热闹。
用早食的无需多说,边吃边说道神医的光辉事迹。不用早食的,听见声儿也得凑过来添两嘴,起兴时,再嗅到直往鼻孔里钻的香味,立时也忍不住抬手高呼,要了份一模一样的。
莫轻轻也会有忙里偷闲时,停下与小瑾并排坐着,津津有味地听食客们讲故事。
别说,这萧公子的神医之名,还真是响亮。时隔三年之久,诸多人再提及他,仍旧是jiāo口称誉。再论他医术,一桩桩一件件,多不胜数,收集起来或许还能罗成厚厚的话本。
正听得入神,乍然一声分外不和谐的嘲弄,幽幽飘入耳。
“呵,现在是什么人都敢开食肆了,也不怕到时赔得血本无归。”
“不过倒是啊,一碗粉丝汤而已,都能卖十五文钱,想来黑心钱赚得不少,也不怕赔这么点。”
莫轻轻转过脸,只见孙翠香两手环胸正站在食摊前,鄙夷地瞅了瞅摊车上的宣传单。身后,是三个年轻姑娘,一人手里抱只装满脏衣裳的箩筐,肩上再另背一只,纷纷探出脑袋望向锅里热气腾腾的生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