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一会你跟紧我,前面我要经过黄家店,那地方我不知道你听过没?”
能够让陈老头特意打个电话过来通知我的地方,一听就不是什么好地方。
虽然,我没听说过,不过,我在这时候还是留了一个心眼,于是,便果断承认了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地方。
“没听说过?”电话中,陈老头的声音变得语重心长了起来,“没听过就没听过吧,不打紧,你跟紧我,反正,那个地方能不停车,千万不要停车。”
又是不能停车,现在我听到不能停车这句话,本能的就会想到那个地方有阿飘。
“有那玩意?”
我试探性的询问陈老头。
让我吃惊的是,陈老头并没有说‘有’,“那地方反正挺邪乎的,具体有没有阿飘,我也不清楚,反正,我一年也经过不了几次那个地方,每一次途径,都会感觉后背凉飕飕的,可能是跟那个地方的传说有关。”
一边开车,一边陈老头跟我说起了有关黄家店的传说。
黄家店是一个村庄,因为村上的人都姓黄,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
村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陈老头也不知道,反正用他的话说,是一个古村落了,以前村上的人基本都是从事开采石头的工作。
他们开采的可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用来制作墓碑的花岗岩。
可是,建国之前,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村子上的人逃难的逃难,饥荒的饥荒,在人祸与天灾的夹击下,人口锐减。
建国之后,原本一个挺大的村落愣是变成了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偏远小村落。
即便人口锐减,黄家店的人依旧在建国之后从事着开采石料的生意。
可是,这玩意污染大,噪音更大,慢慢的就不符合起当地政府规划的发展需求。
起先,政府想要将他们迁走,在黄家店的地基上建造高楼大厦,想要发展成为城西一个新的卫星城,可是,遭到了当地村民的抵制。
这事情在当时闹的挺大的,最终,项目被叫停了。
当地政府又想,既然不能开发成为卫星城,那就干脆发展旅游吧。
毕竟现在城市越来越大,留个城中村也不怎么好。
可是,没想到发展旅游村落的项目依旧是被黄家店的村民给抵制了。
不管,怎么跟他们谈判,村里的人就是死活不同意,就好像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被改变,保持原样就行了。
事情一来二闹,就到了九十年代。
那个时候政府还能实行强拆。
矛盾就这一样一触即发。
可是,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政府派去了拆迁队,村民们反倒是不抵抗了。
这让当时项目负责人搞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村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拆还是要拆的。
既然,你们不抵制了,他就权当村民是默认了。
然而,事情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样,甚至,之后的事态严重性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当天派进去负责拆迁的工人,一个都没回来。
一个个就好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大型机器被丢在了黄家店的荒废的农田当中,人却一个都找不到了,仿佛一下子就这么凭空消失了一般。
找来了黄家店的村民询问,当时,拆迁组的人以为会不会是村民将他们给绑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