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眼睛没有问题的,也可以替家里的长辈争取,若是家里长辈也不需要,也可以领一副平光眼镜回去。
这些眼镜片被领回去之后,大家都会去找不同的匠人,用不同的材料定制成各种花里胡哨的镜框。
有像是丞相一样金银丝的,有金镶玉的,甚至还有人用文稿卷成细小的小长条,包裹镜片之后再固定,用特殊的手法使之坚硬。
远远看上去,黑白边框的眼镜里,似乎还在渗出墨香,一个个文字,似乎都要从里面钻出来一样。
城静枫在上朝时,看见下面各种不同的镜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和设计力。
确实每一次都让她有种惊艳的感觉,要是论科技,她原来所处的那个城志,不知比现在这里好多少倍。
但是要论艺术,那真的是各有千秋了,即使是古代,这方面也一点都不差。
在朝堂风气越来越好的时候,天气也慢慢的冷了下来。
随着天气变冷,时常在人们视线中出现的蝗虫,慢慢不见了踪影,到最后一点点的销声匿迹。
城与城之间的水泥路,也几乎遍布了小半个国土,难民们获得了粮食,城静枫也获得了方便快捷的jiāo通。
在原本的八百里加急措施下,配合水泥路之后,仅仅是消息传播这一项,就比原来快了四五倍。
城静枫感觉自己对整个国家,每一片土地,每一个城池都能有更加细致和即使的把控。
虽然还没有现代那种“一秒即达”“一眼全城”的方便和畅通,但是对比起原来的效率,现在的效率已经翻了许多倍了。
一个个半人高的瓶子,通过水泥路,迅速被送往各地。
大家陆续收到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份红通告。
看着上面清晰硕大又瞩目的“责任到人”四个大字,每个人都绷紧了皮。
他们可都听说了,自陛下登基之后,京官已经被处置了不少,有不少人不仅是丢了乌纱帽,甚至还进了刑部大牢。
那可是刑部大牢!
只要一想到这些,立刻都高效率的执行起来。
百姓们听说有红通告,也顾不上天气的寒冷,都纷纷出来看这上面的内容。
不少官府都派了专人在布告栏前,专门给大家负责讲解。
“都安静,都安静,听我说。现在蝗虫是没了,但是他们已经悄悄产了卵在我们的地里,若是我们不处理,明年卵孵化出来了,又要闹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