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芬的脾气,明夫人早就习以为常了,说起将来要嫁的郎子,她没有半点羞涩之情不说,反倒像遇见冤家对头似的,便向云畔使眼色,“你姐姐古怪得很,往后你们在一处,好好劝解着她点。”说罢忽然想起,“我记得你阿娘在时,替你和东昌郡公府的二郎定了亲,可看定了日子?他家打算什么时候迎娶?”
一直低着头的向序闻言,也抬起眼望向她。
说起这个云畔就尴尬不已,支吾道:“亲事已经退了……那个李二郎,和资政殿大学士的长孙女两情相悦……”
于是席上又dàng起了激愤,明夫人窥破了其中玄机,气哼哼道:“难怪那小娘儿等不得了,倘或没这个变故,她就是咬碎了牙,也会敷衍到你出阁。”
横竖一地jī毛,不谈也罢。舒国公放下了筷子,“好了,提那些琐碎做什么。”执起酒杯朝向序递了递,“序儿,陪父亲喝一杯。”
向序忙端着酒盏低低碰了下,大概不擅喝酒吧,一杯玉浮梁,被他喝出了愁肠百转的味道。
饭后梅芬和云畔从花厅退出来,檐角挂着的灯笼在风里轻摇着,天顶新月弯弯,这夜色弥漫着一股草木的清香。
梅芬说:“明日我制香,妹妹也来吧。”
如今安稳富足的岁月里,闺中女孩常以这个消遣时光,“闲坐烧香印,满户松柏气”,是文人墨客都钦羡的一种优雅格调。
云畔说好,“明日我来给阿姐打下手。”
梅芬抿出了笑靥,偏头问:“妹妹会制什么香?”
“以前阿娘在时,教过我几款时香的配方,像韩魏公浓梅香、广寒香,我都制过。”
她不动声色,那个“韩魏公浓梅香”,又是魏又是梅的,想说的话都在里头了。
梅芬听出来了,嗔道:“你也笑话我!”
姑娘大了,定亲是常事,梅芬今年十七了,要说也该着急起来,毕竟上京十八岁还没出阁的女孩子,在别人眼里已经有了过时颓败的走势。
云畔其实没有旁的意思,笑着说:“我没往那上头想,是阿姐多心了。”顿了顿话又说回来,“我这次能顺利来上京,确实要多谢魏国公,早前不知道府里和他联了姻,刚才听姨母说起,才知道人家是瞧着阿姐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