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汝南侯,也挺惨的。
首任汝南侯梅思祖,也是跟着洪武帝一路打出来的,屡立战功。
而且也算是善终,洪武十五年就因病死在镇守云南的任上了。
但是没想到,他儿子,辽东都指挥使梅义,却因为坐胡惟庸案被杀全家。
也就是说,汝南侯一家,在他死后没多久也就全灭了。
就剩下这位当了驸马的侄子。
如此一来,梅景福的身份可就非常高贵了,母亲是皇室长公主,父亲是汝南侯一系唯一的血脉。
从小,梅景福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
只不过吧,在洪武年当勋贵,还真就没什么可以嚣张跋扈的地方。
可怜的梅景福,也就只有等到家里的赐田丰收了,手头才有钱请小伙伴们,在金陵河的销金窟里玩上一玩。
一年庄稼两熟,也就只能潇洒这么两次。
梅景福红光满面的带着小伙伴们,都是身份地位和他差不多的纨绔二代,兴冲冲的便直往秦淮河畔的如意楼而去。
虽然这年头,还没有什么秦淮八大艳,但是秦淮河的纸醉金迷也已经初具规模了。
自河岸两旁,全部都是酒楼与青楼,有文的有武的,有高雅的有低俗的。
当然,梅景福作为有身份的人,肯定是选高雅的。
如意楼便是秦淮河的高雅青楼里数一数二的顶级会所。
楼里的几位头牌,不但美若天仙,名满直隶,而且个个都是大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就是贵了点,请人家弹支小曲,都需要五十两纹银。
要是陪酒的话,更是需要八十两才能陪一场。
至于赎身?
比那顾念清的价格都只高不低!
就连梅景福这位宁国公主的儿子,轻易也花不起几千两银子来给这几位头牌赎身。
如意楼摆明了就是不愿意放这些招牌被人赎走,故意开的高价罢了。
不过往年一般两三年里还是会出一个豪爽人来为如意楼的头牌姑娘赎身的。
或是什么大明巨富商人,或是某位勋贵,总是有这种豪掷千金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