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明的暗的也来说好几回了,依我说,您倒没必要咬紧了不应。她是您侄儿,如今伍爷没了,跟前就这么一个姑娘,您收她做个小棉袄,叫柜上那些老人儿瞧去,也要念咱们家一句重情重义不是。”
见那碗里只剩药根儿,chūn姑姑接了空碗,又递蜜饯过去。
“她老子娘不在,想记您膝下,图的不过是个娘家依仗,她到底是个外姓,有此念头,也是常情。您心里怕少夫人生些心思,可再细想,少夫人还真不是那等小心眼儿的人。”
辛氏默声片刻,摇头道:“却不是因着妙妙。”
她看中的儿媳,性子是极好的,自不会因这些小事去疑心生事。
chūn姑姑不信,哼笑道:“那还能因着什么?平日里,您是最疼表姑娘的,怎么如今连这点儿子小事儿都不肯依了。”
辛氏睖她,骂了句:“我看你是越老越糊涂了,孩子们私下找你说情,你听听就是,还真因着这些来左右我的意思不成?”
“合着您都知道了。”chūn姑姑眼底露怯,也不敢再说什么。
“你能瞒得了谁去?”辛氏呛她,“狐狸的尾巴藏不住,你打她走就眼神飘忽,又闷头要降服我似的,好大的能耐!”
辛氏语调严厉,出口的话未免严重一些。
恐她心里委屈,嗔斥两句又给她解释内情。
“晋宁李家的事情就在眼前,你难道就忘了?”
“六公主嫁那李志奇多年,膝下无子,李家四处瞪得都是láng眼睛,她便认了个义子养在膝下,如今六公主卧病在chuáng,那义子扯虎皮拉大旗,反倒抢了李家正经子嗣的东西。”
“到底不是亲生的,他得了权势,却将六公主丢开,那李志奇也是个没良心的忘八羔子,只图自己享乐,做了府里太爷,竟带了小妾去庄子里享乐,还口口声道:自扫门前雪,各有各的福气。”
说及至此,辛氏恼的牙痒。
稍顿片刻,才又接着道:“因着六公主跟咱家也算表亲,她在晋宁实在难熬,才偷偷使人到咱家铺子里讨情。”
“我糊涂,竟把这茬儿给忘了!”chūn姑姑拍着脑门儿懊悔。
她在辛氏身旁多年,养大的兔子化作了láng的事情,也是常见。
白的是银子huáng的是金,两座勾人的大山摆在面前,难不叫人生出二心。
表姑娘这会儿能安分守己,未必以后不会养大胃口。
辛氏看她有悔改之色,才道:“你若还不糊涂,以后这些没着调的差事,可别乱应,也叫妙妙念你的一份好。”
chūn姑姑连连点头称是。
而伍倩倩也真听话,辛氏教她去老宅尽孝两日,她还真就只尽了两日的孝。
九天法事圆全,伍洋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