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三十几岁,我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真的有天才。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个男生成了我的新同桌,他的名字叫陈默寒。我已经记不清他的容貌,却还记得他有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本领,那就是过目不忘。
那时候语文课上所有的新课文,他只要安静地读一遍,静默几秒就可以完整地背诵出来。语文老师发现他这项技能后,开心得手舞足蹈。一下课就让他去教学校长那里表演了一遍。回来的时候陈默寒的脸微微泛红,粗声地喘着气,一直也不抬头。我悄悄地给他传了一张纸条表示祝贺,可是他紧张得攥在手心里怎么也不敢打开。
默寒的成绩并没有好得惊人,所有需要记忆出马的他都手到擒来,但逻辑思维方面并不出众。小升初的时候,我们学校推优,他服从分配去了一所不算太拔尖的中学,之后便没了他的消息,后来有人遗憾地说默寒已经泯然众人矣。
第二个天才是我的高中同学薇薇,不到1.6米,人巨瘦,好像永远都有气无力。她从来不参加体育活动,也不健身。高一的第一节体育课,800米摸底。体育老师说跑个七八成功力就行。一声哨响,薇薇像匹脱缰的马驹一般,噌地窜了出去。这速度快得让全场人都
蒙圈。她跑到第二圈的时候我们刚过200米,最后薇薇以两分三十几秒的水平完爆其他同学。听说她的速度都快到运动员水平了,而我们一众女生还在为3分50秒及格而奋斗。
后来,我和薇薇成了好朋友,我非常好奇她小小的体内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能量,也尝试着了解她的生长过程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时候的我,心智比小时候成熟,不会再轻易放走近距离研究天才的机会。可是据说儿时薇薇的饮食比正常宝宝还要少,除了吃虾不吐皮这一点,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最后薇薇也没有选择当运动员,高中时期骨骼大多闭合,此时再练也难有突破,更何况薇薇志不在此,绝对不会往专业道路上发展。听说后来她去了大国企当会计。如今最风光的时候就是集团每年的春季运动会。这十年,她代表财务室出征,包揽了各类跑步项目的第一名。
最后一个天才是我的大学舍友,她叫小米,柔柔弱弱、温柔善良。一开始我只是觉得她唱歌很好听,而且从来都不跑调。对于我们这种永远踩不准Key的人来说,这样的她已经足够精彩。没想到她的本领还不止这些。
有一天,我们去食堂打饭,校园广播里放着一首新歌非常好听。我们俩
跟着旋律轻声地哼了出来,可是我哼的是啦啦啦啦,她直接哼的是简谱。那一刻我震惊了,我说这是你第一次听这首歌吗?她笃定地点点头。可是为什么你知道简谱呢?
小米无辜地说:“我从小就是这样啊,只要听到的旋律,都可以在脑海里直接转换成简谱。”我以为她学过多年的乐器,所以耳濡目染,方有此等造诣。结果小米说,只在小学的时候拉过半年小提琴,后来就荒废了。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为什么别人轻轻松松可以做到的事,我们需要悬梁刺股。可是在过目不忘的默寒、身轻如燕的薇薇和耳聪目明的小米身上,我分明看到了天赋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