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智囊全集 > 卷十三

卷十三

委蛇

【原文】

道固委蛇①,大成若缺②。如莲在泥,入垢出洁。先号后笑,吉生凶灭。集《委蛇》。

【注释】

①委蛇:曲折,这里有“柔顺”的引申意义。

②大成若缺:语出《老子》,与大智若愚同义。

【译文】

逶迤曲折的道路,完满之中似有缺陷。正如同生长在污泥中的莲蓬,经过洗涤才能显出本来面目。经历痛哭,最后才能微笑。运用得法,就能趋吉避凶。集此为《委蛇》卷。

箕 子

【原文】

纣为长夜之饮而失日①,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使问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共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

【评】凡无道之世,名为天醉。夫天且醉矣,箕子何必独醒?观箕子之智,便觉屈原之愚②。

【注释】

①日:日期。

②屈原之愚:这里指屈原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

【译文】

殷纣王夜夜狂欢醉饮,以致连日子是几月几日都忘了,问左右侍臣,侍臣也都不知道。于是派使者去问箕子。箕子对他的门人说:“身为天下之主,竟然把日子都忘掉了,这是天下要发生祸乱的征兆。但是如果全国人都忘掉日子,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是我将有祸事上身的征兆。”于是箕子装醉,推说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

【评】君主无道长夜狂醉,可称为“天醉”。连天都喝醉了,那箕子又何必独醒呢?看箕子装醉的智慧,就不禁为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愚昧感到惋惜。

孔 融

【原文】

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①,拟斥乘舆。诏书班②下其事,孔融上疏,以为“齐兵次楚,唯责苞茅。今王师未即行诛,且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体。若形之四方,非所以塞邪萌。”

【评】凡僭叛不道之事,骤见则骇,习闻则安。力未及剪除而章其恶,以习民之耳目,且使民知大逆之逋诛,朝廷何震③之有?召陵之役,管夷吾不声楚僭,而仅责楚贡,取其易于结局,度势不得不尔。孔明使人贺吴称帝,非其欲也,势也。儒家“虽败犹荣”之说,误人不浅。

【注释】

①郊祀天地:祭祀天地,是天子举行的仪式。

②班:同“颁”,颁布。

③震:威望。

【译文】

东汉献帝的时候,荆州牧刘表不仅不按规定向朝廷缴纳税赋,还冒用天子的排场执事,郊祭天地,越级乘坐天子用的马车。献帝下诏斥责,孔融上书劝谏说:“如今王师正

如齐桓公兵伐楚国只能责备不上贡的苞茅一样,并没有能力去惩罚刘表,陛下不能提及刘表祭祀天地的事情,以维护朝廷尊严;如果轻易地张扬,让天下人知道,不是阻止其邪念的方法。”

【评】类似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百姓初次听说,不免震惊害怕,但是听多了,也就习惯了。如果朝廷能力尚不足以除恶,就轻率诏告天下,只会让百姓习惯叛逆不受惩罚,在百姓面前显露出朝廷的无能。春秋齐桓公在召陵伐楚,管仲就不以楚王僭尊号为由,而只是责备楚王不纳贡赋,为的就是日后易于收场,衡量当时局势,真的是不得不如此啊。三国时孔明派使臣向孙权道贺称帝,并非孔明真有道贺之意,而是形势所迫,不得不通权达变的做法。儒家那种虽败犹荣的论调,实在是害人不浅啊。

王 曾

【原文】

丁晋公①执政,不许同列留身②奏事,唯王文正③一切委顺,未尝忤其意。一日,文正谓丁曰:“曾无子,欲以弟之子为后,欲面求恩泽,又不敢留身。”丁曰:“如公不妨。”文正因独对,进文字一卷,具道丁事。丁去数步,大悔之。不数日,丁遂有珠崖之行。

【评】王曾独委顺丁谓,而卒以出谓。蔡京首奉行司马光。而竟以叛光,一则君子之苦心,一则小人之狡态。

【注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