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精装典藏本) > 31-35

31-35

桓公匡①合,济弱扶倾。绮②回汉惠,说③感武丁。俊乂④密勿,多士⑤寔⑥宁⑦。

【注释】

①匡(kuānɡ):匡正,纠正。

②绮(qǐ):绮里季,商山四皓之一。他和东园公、甪(lù)里先生、夏黄公在秦汉末年的时候隐居商山,当时被称作“商山四皓”。

③说(yuè):傅说。相传傅说原是在傅岩筑墙修路的奴隶,商王武丁梦见了他,知道他是辅佐殷商的圣人,于是就去拜访,任命其为治国之相。

④俊乂(yì):指有才德的贤士。

⑤多士:英才贤士。

⑥寔(shí):是。

⑦宁:安定。

【译文】

齐桓公会盟诸侯,匡正天下,都打着“帮助弱小”“拯救危亡”的旗号,多亏有了管仲。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

,相传商君武丁感梦而得到贤相,让他由刑徒升为治国的重臣。

英杰贤士辅佐君王勉励又勤奋,人才济济天下安定。

32

晋楚更①霸,赵魏困横②。假途灭虢③,践土④会盟。何⑤遵约法,韩⑥弊⑦烦刑。

【注释】

①更:更换,交替。

②横:连横。战国时,秦国强大,苏秦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拒秦,称为“合纵”。张仪主和拆散合纵,使六国一个个服从秦国,称为“连横”。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和秦接壤的韩、赵、魏最先被灭,所以说“赵魏困横”。

③假途灭虢(guó):春秋时晋献公借道于虞国(今山西平陆东北),去攻打虢国(今河南狭县东南至三门峡一带)。假,凭借。

④践土:地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⑤何:萧何,汉高祖时的丞相。百姓对秦皇苛政的强烈不满,使他顺应民意,制定出比较简约的汉代第一部律法《九章律》。

⑥韩:韩非。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⑦弊:作法自弊。

【译文】

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而被秦灭。

晋献公借道越境把虢国吞并,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

萧何遵奉汉高祖简约的法律,韩非主张苛刑做法而自己却搭上了生命。

33

起①翦②颇③牧④,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⑤。

【注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