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别让抱怨害了你 > 何必追求完美

何必追求完美

对完美的追求是一座光明的高塔,能引导人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但是,过分执着于完美,也会使人陷入牢笼,成为“完美”二字的奴隶。在很多时候,完美取决于个人的满意程度,并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甚至可以说,完美是不存在的。

在电影界,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以追求完美而闻名。在拍摄电影《盗梦空间》时,为了达到令自己满意的完美效果,他用了10年时间来做准备。在这10年里,每次拍摄影片时,他都会格外注意对一些宏大场景的把握,以锻炼自己驾驭这种场面的能力。直到他自认为可以做到了,才开始去拍摄这部自己想了很多年的电影。虽然这部电影也确实给他带来了荣誉,赢得了众多观众的认可和赞扬,但诺兰清楚地知道他不可能真正做到完美,因为“电影是缺憾的艺术”。

人们常说:“最完美的商品只存在于广告中,最完美的人只存在于悼词中。”

对于那些不尽如人意的遭遇,以及在面对并不完美的自己时,我们要摆脱那种因缺憾而不停叹息不断忧愁的心境,为自己的心灵松松绑。

完美固然令人向往,但人们并不能每时每刻都要奔着完美而去。你不必太过完美,一些无伤大雅的瑕疵是允许存在的,否则,只会在追求完美的路上疲惫至极。另外,对于自己的缺陷,要能正视,所谓“正视”并非置之不理,完全不在乎,而是能够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也不忘做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改变。

曾有人评价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智力一般,但极具人格魅力”,正是这样一个具有优点但又并不是处处完美的人,不仅挽救了大萧条时期一落千丈的美国经济,还使美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赢家。做出如此非凡成就的罗斯福,童年却并不风光。小时候他性格怯懦,就连在只有二三十人的课堂上,他也无法从容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即

使答案他已烂熟于心,但只要老师一喊他的名字,他就会变得特别紧张。回答问题时也磕磕巴巴的,甚至连声音都在颤抖。

“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鼓励道。

罗斯福觉得这一切并不是因为缺乏“信心”,只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情绪,或者可以归结为缺乏一种在他人面前从容展现自己的天赋。当老师叹息着让他坐下时,他就像不小心跃到岸上的鱼被放归了大海。于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罗斯福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学生。

罗斯福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呢?他并没有因自己的不完美而悲观失望,也没有因为其他同学的嘲笑就失去奋斗的勇气。学校里与他情况相似的学生,渐渐变得敏感多疑、落落寡合,但罗斯福却一直没有忘记激励自己,咬紧牙关去克服困难。

不英俊、不聪明、不富裕,甚至连从容生活的本领也不具备,这样不完美的现实没有压垮他,他一直没有停

止对适合自我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他将自己的缺点一一列出,然后针对性地去改正、弥补。一番努力后,倘若情况有所好转,他会兴奋不已;倘若情况并没有如他预期那样发生变化,他就会努力让自己在其他方面变得更加出色,以弥补此处的不足。

坦然面对不足,并将所具有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是罗斯福给那些不完美之人的启示:你不必完美,但不能不努力。完美或许并不存在,但努力可以是无限的。

完美让人心向往之,却不应该成为人生的负担,让人将生命的琴弦绷紧,反而会发不出声来;但也不能过于松弛,否则可能只会弹奏出靡靡之音。

最优秀的学生也可能考试时发挥失常,最出色的演奏家也可能会按错琴键,最笨拙的球员也有可能一球进门,最乖戾的少年也可能记得为母亲买一束康乃馨。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总是并存的。完美可以作为追求,却不应该成为标

准。

就像幸福不可能达到一百分,人也不是十全十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把每件事都做到百分百让所有人满意,清楚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具备所有正能量的天赋,这也是成熟的表现。索性将这八个字铭记在心:没有完美,只有完善。

不一定圆满才是完美,不一定残缺就是遗憾。没有任何缺憾与瑕疵的人与事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里。苛责他人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或者苛求自己不能出现任何失误,都是不现实的。很多时候,不圆满的才是人生,要学会接受生命中的遗憾。

十全十美固然幸运,但有时候也是灾难。生活太圆满,人无须努力就能享受安逸的生活,很容易丧失奋斗的动力,比坐享其成懒惰度日更可怕的是变得骄奢暴戾,惹下祸端,至此,相对圆满的生活反而会被打破,变得不再圆满。真正的幸运从不圆满中来,高超的本领从不断进取而来,辉煌的事业从辛苦打拼中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