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纳兰词 笺注全编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守岁1(锦瑟何年)

凤凰台上忆吹箫 守岁1(锦瑟何年)

锦瑟何年2,香屏此夕3,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笑罢4,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5。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

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6。怅难寻**,枉费新词。次第朱幡剪彩7,冠儿侧、斗转蛾儿8。重验取9,卢郎青鬓10,未觉春迟。

【笺注】

1守岁:农历除夕一夜不睡,送旧迎新。

2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借喻往日的好时光。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香屏:华美的屏风。南朝梁简文帝《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4巡檐:来往于檐前。

5燕蜡鸡丝:即燕蜡与鸡丝,旧俗农历正月初一所做的节日食品。明瞿佑《四时宜忌?正月事宜》谓:“洛阳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鸡、蜡燕、粉荔枝。”

6琼筵:盛宴、美宴

。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7次第:依次地。朱幡:指显贵之家所用的红色旗幡。剪彩:古代正月七日,以金银箔或彩帛剪成人或花鸟图形,插于发髻或贴在鬓角上,也有贴于窗户、门屏,或挂在树枝上作为装饰的,谓之“剪彩”。

8斗转:乱转。宋康与之《瑞鹤仙?上元应制》:“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裁而成的应时饰物。

9验取:检验、查看。

10卢郎:传说唐时有卢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宋钱易《南部新书》云:“卢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崔氏女,崔有词翰,结之后,微有慊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

。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后用为典故。

金菊对芙蓉 上元(金鸭消香)

金鸭消香1,银虬泻水2,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3,鸳鸯晶莹4。鱼龙舞罢香车杳5,剩尊前、袖掩吴绫6。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7。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8,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9,问今宵、可照江城10?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笺注】

1金鸭:一种镀金的鸭形铜香炉,多用以熏香或取暖。唐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2银虬:亦作“银蚪”,银漏、虬箭。古代一种计时器,漏壶底部的银质流水龙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