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李国文文集(第二卷)长篇小说2:花园街五号 > §十一

§十一

三十年代,韩潮作为一个小半拉子,受雇于这个工头,那个东家,开始给泥水匠当小工了。

那时他才十多岁,就饱尝到生活的酸辛。

拌灰一年,递砖一年,拿上砖刀和泥抹子又是好几个春秋。那漫长的、带有屈辱性质的学徒生活可真是难熬啊。甚至他的师傅,那个绝顶聪明的匠人,也常常伸出长着六指的手,狠狠地揍他、折磨他。所以现在,他对在室内做收尾工程的年轻人那稀松的活路,那懒散的神态,那公子哥儿式的穿戴,那细皮嫩肉的长相,怎么也看不惯,心里想:“哪像个干活人哪!”

但是,接着看过几幢楼以后,施工质量的确有所改善,也许丁晓他们并不觉察,可老工长的眼睛和戥子一样准确,应该承认工人们的技术在长进着。“妈的,这个刘钊……”

刘钊像是把话都说完了似的,现在倒沉默起来。但是,那眼角里的话,韩潮能够感觉出来:“请看吧!请多提宝贵意见吧!我说过的,只要继续视察下去,能让你挑出的毛病会越来越少的。”

“是吗?我不会让你这狂妄的大个子自在的!”

韩潮在心里回答。接着,他给在场的干部、工人,毫不客气地指出许多不合格的地方。什么蜂窝麻面啦!砌磨不平啦!变形走样啦!泄漏破损啦!统统都是行话,谁想不服气也不行。

“我们韩书记可是个真正的行家!”丁晓给那些听了直吐舌头的工人们介绍。

韩潮脸上的不悦之色,稍稍减少了些:“别看我好几十年不干老本行了,手艺丢生了,可我要捡起来,也决干不出让内行看笑话的活。我师傅讲过——如今像六指师傅那样的高手,打着灯笼也难寻——他说,‘房子的寿命比人长,好房子能住三五代人,你一时马虎,糊弄了事,日后哪怕进了棺材,也挡不住人家住户骂街’……”他以那种匠人的自诩心理说,“你们知道花园街五号吗?”

丁晓可以称做溜缝专家:“那是我们老书记五十年前的杰作,如今再盖不出那样漂亮,那样气派的好房子啦!”他把大拇指跷起,似乎是从心眼里流泻出的赞美声。

大概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一种自我欣赏,乃至自我崇拜的心情,这也许是大家所谈论的异化现象吧!因而,

像有些作家想方设法吹嘘自己的作品那样,韩潮总爱提花园街五号,也就不足为怪了。

快半个世纪了,那幢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还像它刚落成时那样结实,那样壮观。虽然风风雨雨,战祸频仍,不但毫无残缺破损之处,细细看去,连一点剥蚀的地方都找不到。

还在“文化革命”初期,“革命派”们硬是推断原市委书记吕况有一部和海外联系的电台,而且说电台就藏在花园街五号的某个角落里。起来造反的大宝言之凿凿地声称:“肯定会有的,应该有的!”

当时,韩潮恨不能把混账逆子毙了。可是关押在牛棚里的他,除了咬牙切齿,别无他法。别人偷偷告诉他,韩学青的推理法是:地下党等于叛徒,当叛徒必定要和台湾联系,既然联系就一定有部电台。而吕莎的妈妈,恰恰曾经是地下斗争时期的一个优秀的,忠贞的电台报务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