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我为什么这样活 > §歌德的另一面

§歌德的另一面

死前不久,他对爱克曼还爆发了一次:“你知道我从来不大关心旁人写了什么关于我的话,不过有些话毕竟传到我耳里来,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我辛辛苦苦工作了一生,某些人还是把我的全部劳动成果看得一文不值,就因为我不屑和政党纠缠在一起。如果我要讨好这批人,我就得参加一个雅各宾俱乐部,宣传屠杀和流血。且不谈这个讨厌的题目吧,免得在对无理性的东西作斗争中我自己也变成无理性的。”

这部书的中文译者朱光潜先生,对歌德的这段夫子自道加以注释:“歌德因政治上的保守而为当时进步人士冷落甚至抨击,他到临死前还耿耿于怀,这也体现了伟大诗人和德国庸俗市民这两重性格的矛盾。”

这还不仅仅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了,而是人老了以后,老一旦成为精神上的负担,比纯生理的老,更麻烦。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弄不好,都会成为灾难。文人之老,作家之老,好像又不如一般人之老。而文学大师之老,包括真正的大师和不那么够格的自以为的大师,因为像蜗牛背负了太重的包袱,老起来以后,更令人为他捏把汗。

不过,我们从爱克曼记录下歌德的谈话里,也还能读到他对于前辈,同辈和后辈的肯定。这种对别人成就的坦然,可以体会到真正大师的胸怀,其包容性,其多面性,其变化性,其丰富性,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概括,也不是一两年,两三年可以结论。

“每个重要的有才能的剧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亚,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

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

“莫里哀是很伟大的,我们每次重温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讶。

“莱辛之所以伟大,全凭他的人格和坚定性,那样聪明博学的人到处都是,但是哪里找得出那样的人格呢!

“雨果确实有才能。

“弗勒明是一个颇有优秀才能的人。

“席勒在创作才能方面,可以说,在德国或外国文学界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

“曼佐尼什么都不差,差的是他不知道自己是个很优秀的诗人。

“我对拜伦的作品读得愈多,也就愈惊赞他的伟大才能。除掉拜伦以外,我不知道任何其他人可以代表现代诗。

“梅里美确实是个人物。”

这都是歌德誉扬同行的话,当然还可举出很多,就从略了。

歌德,这位文学巨人,既不自我封王,也不粪土同行,尽管有时也偶尔开开玩笑:“听众对于席勒和我谁最伟大这个问题,争论了二十年。其实有这么两个家伙让他们争论,他们倒应该感到庆幸。”但就冲这一句话,可以看到歌德从未认为他是这个世界上横空出世的唯一,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唯一,是文学史上就他绝户老哥独自的唯一。

凡大师(真的,而不是假的),应该像参天大树,在属于自己的方圆世界里,巍然挺立,不倚不傍,但并不反对别人的存在,也不在意别人活得比自己更好。天地如此之大,阳光如此之足,空气如此之新,水分如此之多,让每个人拥有他自己成长发展的份额,岂不“万类霜天竞自由”地相得益彰?若是能够共襄盛举,乐助其成,相互联结成一片绿荫,岂不“环球同此凉热”,进入更美妙的文学世界?

人之老,若能如树之老那样,共沐阳光,同受雨露,那该是多平和,多自如,多惬意,多自在的晚景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