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彦舟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出现在定远城下时,没有看到他预料中的情形。
进驻定远城的韩家军成闵一部,稳如泰山,静静的守在低矮的城墙上方,完全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似乎已经做好了与定远城共存亡的准备。
孔彦舟不由得一阵牙疼,他来这里是想捡软柿子的,不是来碰钉子的!
孔彦舟带了三万主力部队过来,如果全部投入攻打防御薄弱的定远城,他有信心在五天之内夺下此城,但经过这场恶战之后,部队的伤亡肯定严重,估计无力再出兵前去袭击庐州。
让孔彦舟心存忌惮的是至今未见韩世忠的踪影,万一他趁着这边攻打定远城的时候绕到后方截断孔彦舟的退路,那麻烦可就大了。
尽管心存顾虑,但既然来都来了,也不能空手而归。孔彦舟抱着侥幸心理,指挥部队对定远城发起试探性的攻击,结果让他有些郁闷,守城的韩家军斗志旺盛,训练有素,很快便击溃了试探进攻的伪齐部队。
孔彦舟立即改变主意,定远城外不是久留之地,庐州也不是那么容易偷袭,要么原路返回濠州依仗城池固守待变,要么改变方向反其道而行之,向东进军,从藕塘一带杀进防守空虚的滁州,然后一路往东抢掠破坏,说不定还能攻克扬州,到时候凭借抢夺来的船只,顺江而下直入东海,便可从海上安然北上,立下大功。
到底是匪寇习性难改,孔彦舟最终决定抛开留在濠州的那些杂鱼部队,只带三万主力向东劫掠淮南东路的后方腹地。
韩世忠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孔彦舟的贼胆如此之大,为了狠狠的抢掠一把,竟然不管留在濠州的部队,也不顾完颜宗弼的命令,只带主力就来袭扰滁州!
幸好驻守定远的成闵十分警觉,但他确定孔彦舟
没有带着部队往西进攻时,便想到孔彦舟有可能从黄连埠与定远城之间七十余里的防守空档穿过去,直扑兵力空虚的滁州。
成闵派出快马飞奔钟离,将他的判断告诉驻守钟离的董旼和解元,董解二人也是惊骇不已,急忙派人乘坐快船顺流而下,赶赴泗洲,向韩世忠报讯。
韩世忠收到急报之后,气得跳脚骂娘,但也不得不因此改变作战计划,急忙带着韩家军留守泗洲的主力赶赴滁州与真州交界的一带堵截孔彦舟。
以韩世忠的判断,就算他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真州,整个滁州也会被孔彦舟毁得不成样子。
现在唯一可以期盼的便是孔彦舟的部队足够贪婪,能在滁州附近多抢掠几天,这样还有补救的机会。
若是孔彦舟一路不停的边抢边跑,韩世忠就算手握突火枪利器,如果不能在真州境内与他遭遇,那么接下来扬州和建康都有可能成为孔彦舟祸害的对象。
韩世忠在恼恨的同时,脑子还算清醒,派出大批报警的快马赶赴扬州、建康甚至是临安,提醒各地驻军提前做好防范,就算不能阻挡孔彦舟,至少也要迟滞他的行动。
天悯大宋,孔彦舟的部队没有韩世忠想象的那么迅速,他们在一路冲过藕塘和清流关之后,便放缓了行进的速度,然后在滁州境内开始大肆的抢掠、纵火和杀戮。
滁州知州提前半个时辰收到消息,带着家眷和仆从躲进附近的山中避祸,孔彦舟没有费多少力气便杀进人心惶惶的滁州城内,然后就像饿了多时的吸血鬼,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獠牙,狠狠的扑向城内手无寸铁的百姓,然后开始了他们丑恶且残忍的饕餮盛宴。
滁州四周多山,这从已故大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环滁皆
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里原本是一片平和宁静之地,就仿佛是吴岳山香泉镇的放大版,就算金军屡次南下渡江侵掠的时候,也甚少影响波及到这里,因为群山阻挡了金军的骑兵。
然而这一次,因为孔彦舟这个背叛了大宋的白眼狼,滁州遭遇了大宋立国以来最大的人祸。
来安县城位于滁州的北部,坐落在来安河的西侧,原本寓意来到这里便可以安定下来,十分美好。
端午节还没有到的时候,孔彦舟麾下一支部队杀到了来安,开始了他们肆无忌惮的抢劫、奸银和杀戮。
“哈哈,兄弟们莫要在这家院子里面耽搁,前面还有好几家富户等着咱们去光顾呢!”
“唉,真是可惜了这个白花花的小娘子,如果能带走就好了!”
刚刚提上裤子的贼兵,正对着躺在柴火堆里的一具双目无神的美丽躯体发呆,从他身侧忽然冒出来一柄长刀,毫不留情的**了躺在柴堆上的年轻媳妇洁白的胸膛。
“发什么呆?去了扬州,那边有的是女人!赶紧放一把火,把这里全都烧掉!”
另一处院子里,一个老太婆正试图抱住冲进来抢掠的贼兵的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