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宋霸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开业酬宾

第三百三十二章 开业酬宾

诸葛云将要去的那个神秘学校,设在天云寨中,那里是复兴军的精神之根和孕育希望的所在。

像他这样的少年,如果走传统的科举之路,基本上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诸葛云的家世很普通,既不是官宦子弟,又没有名师教导指点,想通过科举之路入仕,难如登天。他的优势不在于死记硬背那些经义文章,而在于发明创造,天云寨里面隐藏的那所学校虽然没有什么名声,却是最适合他的去处。

假以时日,如果诸葛云能够学有所成,将秦颂留在天云寨内的一些东西理解吃透,大宋的官场上会因此而少了一个因循守旧的官僚,但却会多出一位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匠。

远在临安的秦颂,目前还不知道有个天赋异禀的少年加入了复兴军,他现在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每天接触和交往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是跟他熟悉亲近的人,又或者是特别有名气和突出的人,他都没精力记住所有人的名字。

制墨大师张遇带着他的儿子和几个徒弟投奔了秦颂,正在为龙香墨的正式出售而忙碌。秦颂不仅给张遇安排了官职,而且将具体的生产制作环节全部交给张遇负责,他则提供安全保密的生产环境,然后控制成品的销售。

大宋的商业水平已经非常高,各种后世常见的营销手段,在大宋都能找到影子,比如打折、赠品、精奢包装等等。

龙香墨属于昂贵的消耗品,面向的是大宋最有权势的士人阶层,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愁销路,因此打折、附赠之类的促销手段根本用不上,至于采用精美奢侈的包装提升龙香墨的档次,倒是很有必要。

买椟还珠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那时的人已经懂得用制作华贵精美的木匣盛放珍珠,所以秦

颂自然不会让龙香墨这样的明珠蒙尘。

在正式公开发售之前,先是暗中囤货,确保龙香墨的成品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赶造印着独特标志的雕花木盒,将锡箔纸包裹着的龙香墨放在盒子里面。

就好像包裹精美的盒装巧克力,一块紧挨着一块,平铺在丝绸做内衬的盒子里,让人看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不同寻常,爱不释手。

具体负责龙香墨销售生意的是李恒谕,李世辅的本家侄子,虽然年龄比秦颂还大几岁,但秦颂跟李世辅平辈论交,所以他在秦颂面前执晚辈礼。

承接制作盛放龙香墨木匣的木器店,是凌景夏帮忙联系的,但具体谈价格和敲定合作事宜则是李恒谕负责。

秦颂给李恒谕安排了四个贴身的护卫,要求他跟木器店的老板谈价的时候做到公道,既不仗势欺人,也不当冤大头。

李恒谕一开始心里没底,根本没想到自己刚来临安,便会接触如此大的生意,按照秦颂定下来的年度预算,光是采购盛放龙香墨的木匣,便高达一万贯!

这些木匣,等于是赠品,卖出去之后无法回收。

仅是在木匣上面就要投入了一万贯,如果再算上制作龙香墨的材料费用、场地和人工费用,李恒谕推测光是龙香墨这一项生意,年度的资金进出就得有三十万贯以上。

三十万贯是什么概念?

大宋上等州府一年的税赋收入也就十万贯左右,小小的龙香墨生意,就能抵得上三个州府的税赋,这里面的利润和商机,绝对让人眼红和嫉妒。

如果不是背靠着皇家御用军器所,如果秦颂不是赵构面前的红人,不知道多少人会明着暗着出手,争夺龙香墨这门生意。

谁都知道垄断性的生意旱涝保收,但首要的条件是你得有

权势保住垄断地位,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时间到了绍兴四年的三月初三,正是草长莺飞,万物芳盛的阳春时节。

墨英斋便在这天正式挂牌,开始向外出售三种不同档次的墨锭。

墨英斋是秦颂为他的制墨作坊取的名字,而墨英斋向外出售的拳头产品便是由皇帝赵构亲自赐字的“龙香”墨锭。

与上次的慈伦妇婴养护院开张不同,这次墨英斋开业的时候,甚少有朝廷的官员到场祝贺,而作为幕后大老板的秦颂,也没有露面。

大宋的官员都很聪明,一个比一个懂得爱惜羽毛,就算他们心里想着要从秦颂手上多搞一些龙香墨的配额,也不会在这种公开场合替秦颂出来站台和背书。

墨英斋的生意跟慈伦养护院的事业是两回事,慈伦养护院涉及到皇家脸面,而且还是公益性质的机构,就算朝廷官员家中没有适龄孕妇,也不影响他们在开业的时候到场观礼祝贺。

虽然需要送出一笔不菲的贺仪,而且还没有机会收得回来,但为了让赵构觉得满意,大家并不觉得多么吃亏。

这次墨英斋开业,跟皇帝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说皇帝以后都是墨英斋的客户,说白了就是秦颂要赚大家伙的钱,再让人拿着贺仪来观礼,那就有点不知眉眼高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