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崇礼不在家,他儿子出面接待了秦颂。
就算是綦崇礼的儿子,年龄也比秦颂要大一些……
“家父午时奉召入大内,夜里不曾归来,想必应该是留在学士院公干。”綦崇礼的儿子客气的向秦颂解释说道。
“啊,不妨事,我今天就是过来认个门。这么晚登门叨扰,有些唐突,这两匹蜀锦和两盒白砂糖是朋友刚从蜀中带过来的特产,不成敬意,还望收下!”
蜀锦是可当货币使用的高档货,而白砂糖则是稀缺的滋补品,秦颂拿出来送礼的东西虽然不是特别华贵,但也称得上用心。
綦崇礼的儿子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代替父亲收下送上门的礼物。
正在此时,一位年近五旬的妇人从照壁后走了过来,用很清脆的声音说道:“既然秦翰林如此客气,文良你就代崇礼收下吧。你放心,你父亲回来必然不会责备于你!”
綦文良于是向秦颂作揖感谢,收下了秦颂送上的礼物。
秦颂看着这位妇人,有些疑惑,因为他觉得刚才妇人说话的语气,貌似不是綦文良的母亲。
看到秦颂眼中的疑惑,那妇人露出一个温婉的微笑,对秦颂颔首说:“近日临安城内都在传闻抗金英雄秦辅仁是大宋文官的人样子,今夜得见,果然是玉树临风,器宇轩昂!我是李清照,在文坛略有薄名。”
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
怎么看着像一位阿姨?
秦颂心里掀起波澜,有些无法理解为何会在綦崇礼的家中遇见这位婉约派最负盛名的女词人。
“晚辈长安秦辅仁,拜见易安居士!”
作为不折不扣的文抄公,秦颂迄今为止已经抄过四首诗词,以至于到了现在,在大宋的文化人当中,也算是有了一些名气,尤其是那首《正气歌》,更是为他的声望加分不少。
当着李清照的面,秦颂自称一声晚辈,没有什么不妥。
李清照不仅是中华第一才女,就算放眼蓝星数千年文明史,也没有那位女性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能够超越她。
蔡文姬、班昭、卓文君、上官婉儿,都无法跟李清照相比。
“今夜已晚,我就不请你进院子喝茶了。改天我在栖霞山组织文会,小秦若是有空,不妨前来捧场啊!”
李清照性格豪爽不羁,才见秦颂第一面,马上就邀请秦颂参加文会,看起来对秦颂的观感还不错。
秦颂跟李清照和綦文良在院门口话别,然后坐进马车,往回走。
仔细回忆了一番关于綦崇礼的相关资料,秦颂终于想起来李清照为何会出现在綦崇礼的家中。
李清照的丈夫是赵明诚,而綦崇礼跟赵明诚是表兄弟的关系,所以虽然綦崇礼的年龄比李清照大一岁,但也要管李清照叫一声表嫂。
赵明诚在靖康之乱不久去世,李清照与赵明诚并无子女,在丈夫逝世后,她只身携带十五车精挑细选的书画文物向南转移,在颠沛流离之中,大部分的文物失散,只有少量的图书孤本随她到了绍兴。
再后来,孤苦无依的李清照改嫁人渣张汝舟,而张汝舟当时迎娶李清照的目的就是冲着李清照收集的珍贵书画来的,当他发现李清照身边已经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之后,竟然对李清照拳打脚踢,各种羞辱折磨……
张汝舟的变脸,让李清照忍无可忍,当她发现张汝舟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后,毅然揭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大宋的官员,而且生前官职都不低,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虽然不做官,但对于大宋官场上的勾当却是门清,所以当她铁了心反抗张汝舟时,以张汝舟这点道行,还真抵挡不住。
鉴于李清照在文坛的巨大影响力,官府马上接受了李清照对于张汝舟的揭发指控
,经查属实,张汝舟被剥夺一切官职,然后贬往柳州编管。
李清照虽然成功的干掉了人渣后夫,并且获准与张汝舟离婚,但按照宋律,妻告夫这种行为,不管有没有证据,都要判处三年徒刑,所以也被收监。
便在此时,已经担任吏部侍郎的綦崇礼找人活动,营救李清照出狱,在她被关押了九天后,终于获释。
从这件事中,至少可以看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大宋这样开明温和的时代,妇女的地位依然不高,还是要依附男人而存在。
第二个问题,大宋的刑律执行并不严格,照样还是人情大于法度,律法只是为权贵统治普通百姓服务。
第三个问题,李清照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需要依靠綦崇礼的帮助照顾,才能在临安生活下去。
尽管如此,但李清照的生活意志并未消沉,在诗词创作方面的热情反而更加的高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