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宋霸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改名之议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改名之议

王彦从未见过秦颂,但是当他得知赶到饶凤关增援的人是秦颂时,却表现的格外激动和振奋,以至于让田晟都觉得纳闷或者说是郁闷。

冒死赶到金州增援的是我啊,你难道不应该对我表示一下激动或者感激吗?

田晟不知道,这些天支撑王彦在金州城内坚守下去的信念和力量,正是来自于秦颂的那首《正气歌》!

浩然正气存在于天地之间,虽然无法用肉眼看见,但到了时穷之际,必然会显示出来。这是一种无形的信仰,或者说是精神力量。

上津被屠,洵阳被围,金州城即将面临金国人的十万大军来攻,这种危急万分的时刻,若是心中没有一股子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作为支撑,王彦又怎么能端坐城中,不愿撤离?

秦颂的大名,早已传遍大宋。作为矢志抗金的少年英雄,当他写下《正气歌》这样气壮山河、直抒胸臆的惊世煌言,无疑会影响和感染许多人,而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非读书人莫属。

儒家以三纲五常来维持自己的道统,而秦颂则认为浩然正气贯日月,立天地,是三纲之命,道义之根,这样的立意已经高出三纲五常,但却让天下读书人难以反驳。

就凭“偷来”的半阕《正气歌》,秦颂已经隐隐有了宗师风范,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罢了。

在南郑城外的码头上,虞褀、刘子羽和何彊等官员为何会集体迎接秦颂归来?这其中一半的原因是秦颂带回来了一支大军,另外一半则是源于读书人对他的敬重与认可。

五千援军的赶到,让留守金州的将士信心大增。虽然靠一万人守城,未必能够顶得住金军的猛攻,但既然能有第一拨的援军抵达,那就可能还有第二拨、第三拨援军赶来!

田晟的援军抵达金州不久,在

金州附近逡巡的完颜彀英便发现了这个情况,他虽然没有把这支援军放在眼里,但也不敢托大,急忙派了快马赶往洵阳,将这个情况向完颜宗翰进行汇报。

收到完颜彀英送回的军情,完颜宗翰有些疑惑,他无法理解宋军这样的增援是何目的,按照他此前的推测,防守金州的宋军在得知洵阳被屠之后,应该是弃城向西撤退才对。

难道说,宋军打算将金州城作为防守的主战场吗?

完颜宗翰立即给完颜拨离速下令,让他率领五万步军向金州逼近。

既然宋军想在金州打一场硬仗,那就成全他们!

完颜宗翰要让世人看清楚,大金国的勇士们,不仅擅长在马背上征战,攻打城池同样不在话下!

金军步步进逼,王彦抓紧时间准备,一场大战无可避免。

当此时,已经抵达饶凤关的秦颂,在郭浩的陪同下,正带着人侦察饶凤关附近的山中小路。

秦颂记得,历史上的那场饶凤关大战,守关主将是吴玠,他指挥部队与金军激战六天六夜,双方战死的士兵堆积如山,十分惨烈。

后来,宋军投降金国的一名将领引着金军从山中偏僻小道祖溪关而入,绕到了饶凤关身后,金军居高临下,前后夹击,导致吴玠战败,退守沔州仙人关。

随后,刘子羽下令焚烧兴元府,退保三泉县。金兵进占汉中,前锋一度进至金牛镇,令四川大震。

如今,入侵金州的主将从历史上的完颜撒离喝换成了完颜宗翰,而守卫饶凤关的主将也从吴玠换成了郭浩,究其原因,恐怕与秦颂的强力干预有着很大关系。

若是当初秦颂没有在仙人关外的铁山下面袭杀完颜撒离喝,一切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形。

郭浩对于秦颂的到来,自然是非常惊喜和欢迎的。在郭

浩看来,就算秦颂这次不带一兵一卒前来增援,只要他本人到了,也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上次的仙人关之战,郭浩可是充分领教了秦颂的本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